史料暗示:伊藤博文介入明成皇后被殺事件
刊登: 2005.10.05 23:17
司法相芳川顯正發給外相陸奧宗光的信函
證明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內閣介入1895年殺害明成皇后事件的史料,在日本國會圖書館憲政資料室被找到。本月8日是明成皇后被殺事件發生110周年。
紀錄片編導鄭秀雄5日公開了司法相(法務長官)芳川顯正在1895年6月發給外相陸奧宗光的信函。該信函中包含著芳川顯正和井上公使的談話內容,芳川顯正對即將歸任的井上說:“要強烈規勸伊藤斷然放棄權宜之策,采取決然執行的措施。”
日本從殺害事件發生至今,一直否認政府介入。國內學術界也只提出了當時的駐韓公使三浦梧樓一人策劃說法和由前駐韓公使井上馨主導的說法等。因此預計,暗示當時日本的最高領導人伊藤等內閣介入的該史料,在以後將引發相當大的爭議。
芳川顯正在該信函中表示:“觀察井上的心思,看上去並不反對,因此預計會按照這邊的希望發展。”對該信函,首爾大學教授李泰鎮5日表示:“從司法相和外相通過書信提及這樣的問題來看,預計當時在內閣正在討論殺害明成皇后一事。由於幾乎沒有資料證明伊藤介入該事件,因此值得給予極大關注。”
一直持續調查明成皇后被殺事件的漢陽大學名譽教授崔文炯表示:“這是明確暗示伊藤介入殺害明成皇后事件的資料。”日本近代史研究者熊本大學教授小松裕對該信函表示:“據我看來,‘權宜之計’指的是通過對朝鮮政府支付貸款的方式進行籠絡的井上的方針。‘斷然執行的方針’是暗示用武斷的手段來解決的方式。”
在該信函擬定的下一個月,即1895年7月,陸軍中將出身的三浦作為井上的繼任者被任命為駐韓公使。井上在同年9月1日三浦就任後的17天里,與其共同留在公使館中,直到發生殺害事件的20天前才返回日本。
記者 金基哲 kichul@chosun.com
資料來源:朝鮮日報
朝鮮日報網址:http://chinese.chosun.com/bi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