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拿破崙傳


第四章 第一執政(五)外交勝利與和平


  馬倫哥戰役以後,拿破崙希望歐洲能夠暫時實現和平。這不僅符合法國的利益,也符合他個人的利益。經過8年的戰爭,法國人民已經厭惡打仗,現在獲得了馬倫哥大捷,這種渴望和平的情緒更加發展起來了;拿破崙剛剛執政半年,地位還很不穩固,在他遠征義大利期間,國內的雅各賓派和保王黨人,一刻也沒有停止推翻執政府的活動。再加上連年戰爭使得國庫空虛,財政惡化,拿破崙決定利用外交手段來尋求與歐洲各國的和平。拿破崙首先想到的是與俄國改善關係。俄國皇帝保羅一世曾瘋狂地仇視法國革命,他積極參加了第二次反法聯盟。他派蘇沃洛夫將軍率領6萬俄軍進攻義大利,另派一支俄軍進入瑞士,同時又將15000人交付約克公爵用以攻佔荷蘭。這是俄羅斯帝國可供調遣的全部兵力。蘇沃洛夫雖在卡薩諾、特列比亞和諾維等戰役中獲勝,但自蘇黎世戰役以後,在聖哥塔和瑞士各個谷地卻一敗塗地,損失了一半軍隊。1800年蘇沃洛夫回到俄國,軍隊只剩下四分之一。保羅皇帝抱怨奧軍和英軍沒有給他的軍隊以支援,致使其軍隊精銳損失殆盡。他同時責備維也納內閣在攻佔皮埃蒙特以後不允許撒丁國王復位,毫無崇高寬宏的理想,全然為自己的私利所支配。他也抱怨英國人佔領了馬爾他以後便攫為己有,沒有讓耶路撒冷的聖約翰騎士團復職。俄國與英、奧的不和沒有逃過拿破崙的眼睛,他決心要使這些不和的種子開花結果。這時在義大利、蘇黎世以及荷蘭,大約有1萬名俄軍士兵當了俘虜。馬倫哥戰役以後,拿破崙向英國和奧國提議交換俘虜,但遭到英奧兩國的拒絕。於是,拿破崙通過外交部長塔列蘭給俄國政府寫了一封信,信的末尾幾句猶如一顆扔向反法聯盟的重型炮彈:法國表示可以立即和無條件地將俄國戰俘連同他們的軍旗送回俄國。這一許諾很快就付諸了行動,被俘的俄國軍官立即領到了他們的佩劍,士兵們都換上 了全套新裝並發給了法國製造的精良武器,他們集中在亞琛等候回國。這一明智的寬宏大度的舉動給本來就不甚和諧的俄英關係以沉重打擊,俄皇保羅一世的滿腔熱情被法國吸引去了,這位法國的瘋狂敵人,忽然間變成了法國的友人,他致函拿破崙說:“公民,第一執政,我寫信給你,並非討論人或公民的權利,每個國家願意如何治理就如何治理。不論哪國,只要我看到擔任國家首腦的人懂得如何統治和如何作戰,我的心就被他吸引去了。我寫此信告訴您,我對英國不滿。……我願意同您聯合以結束英國政府的不公正處置。”


  180012月初,一位為俄國服務而內心親法的芬蘭人斯普蘭波頓將軍到達巴黎。他送來保羅皇帝的信函並奉命帶領俄軍俘虜回國。俄軍官兵回國後無不稱讚他們在法國受到的善遇和厚待。於是,保羅一世與拿破崙之間的通信就成為常事了。隨著與拿破崙的友誼加深,保羅一世對英國的仇視越來越烈。保羅一世於829宣佈了一項針對英國所有船泊的封港令,並出面組織了有瑞典、丹麥和普魯士參加的對付英國的保護中立國聯盟,把英國從波羅的海排擠出去。同時,法俄兩國開始考慮建立軍事同盟。拿破崙對俄皇的代表斯普蘭波頓將軍說:“您的君主和我,我們有責任改變地球的面貌。”兩國準備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英國在印度的統治。保羅一世提出計畫:在俄國的阿斯特拉罕集中35000俄軍,同樣數目的法軍應進軍多瑙河河口,然後乘坐俄國船隻向亞述海出發,在裡海與俄軍會合,駛往裡海南端,登陸後同伊朗人和阿富汗聯合起來,共同把英國人趕出印度。 整個歐洲以不安的心情密切注視著法俄兩國統治者的友誼加深。英國首相對法俄兩國遠征印度的計畫感到十分震驚和氣憤。正當歐洲所有的外交部門和王室惶惶不安地等待俄法兩國採取某種行動時,突然傳來了保羅一世於18013 11日在米海洛夫宮被人勒死的消息,整個歐洲長噓了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拿破崙憤怒到了極點,幾個月間他在爭取俄國政策上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全都化為泡影。“英國人雪月3日在巴黎對我的暗算落空了,但他們在彼得堡對我的暗算卻沒有落空。”他這樣喊著,他堅信雪月3日對自己的暗殺與現在的保羅之死全是英國人策劃組織的。至此,俄法同盟宣告破產,他不無沮喪地說:“我配合沙皇一定能給英國在印度的霸權以沉重的打擊。這次宮廷政變推翻了我的一切計畫。”拿破崙不得不立即大幅度地調整所有外交部署。在這個問題上,他也像調動炮兵部隊一樣,能夠巧妙地迅速地隨機應變。同奧地利的和平談判在馬倫哥戰役之後就開始了。當時,由於奧地利派往義大利的軍隊被擊潰,它同俄國的關係已經破裂,而且害怕法俄聯盟將使它更加孤立,同意了這次談判。


  180010月間,在巴黎開始了以拿破崙和塔列蘭為一方,以科本茨為另一方的法奧談判。談判進行得相當艱巨。不久,拿破崙退出談判,讓他的哥哥約瑟夫在洛林省的呂內維耳同科本茨繼續談判。科本茨狡黠頑固,約瑟夫堅定而圓滑,雙方都力圖使出巧妙的外交手腕戰勝對方。這時,英國給奧國提供了200萬英鎊的津貼,在英國的壓力和誘惑下,奧國又有了重起戰端的念頭。拿破崙對奧國在英國影響下出爾反爾極為憤怒,他多次強調和平的願望是有節制的。然而,雙方還 在爭吵不休,看來不通過戰爭是無法取得談判的結果。11 5日,拿破崙宣佈取消法奧兩國的停戰狀態,命令法軍在德意志和義大利兩個戰場同時轉入進攻。於是,戰火又起。122,莫羅將軍率領的萊茵軍團在德國南部大敗查理大公率領的奧地利軍隊,取得了霍恩林登大捷,這次勝利打開了通往維也納的道路。與此同時,麥克唐納率領一支新軍團在義大利出征,於嚴冬季節成功地穿過了施普魯根山口,順利地前進到阿迪傑河上游地區。這一出色行動再次切斷了曼圖亞要塞與奧地利之間的聯繫。奧地利的種種希望因軍事失敗而破滅,現在別無他法,只得在爭取最好條件下締結和約。可拿破崙這時卻指示約瑟夫不要急於簽訂和約,他要奧地利答應滿足他的一切要求。180129,雙方終於在呂內維耳簽訂了和約。根據和約,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完全被排擠出萊茵河左岸,這塊領土全部歸屬法國;法國還獲得奧地利所屬的尼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奧地利承認法國庇護下的黑爾維謝(瑞士)、巴達維亞(荷蘭)、利古里亞(熱那亞)、內阿爾卑斯(倫巴第)等共和國;法國繼續佔有皮埃蒙特;奧地利繼續佔有伊斯特里亞、達爾馬提亞、威尼斯和阿迪傑左岸地區,而把阿迪傑右岸地區讓給內阿爾卑斯共和國。奧地利由於戰場上的失敗,不得不接受拿破崙所給予的相當苛刻的和約條款。但是,正像它不甘心於1797年的坎波福米奧和約一樣,它對呂內維耳和約也是不甘心的,它終究要等待時機來改變這種形勢,並再一次出來同拿破崙較量。拿破崙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所取得的勝利使得反法聯盟分崩離析,現在只剩下孤零零的英國了。英國既然已經失去作戰夥伴,不能繼續執行用英鎊和艦隊唆使他人火中取栗的政策,那只能放棄手段,接受和談。1801101,英法兩國代表在倫敦簽訂了預備和約的條款。不久以後,在法國東北部的亞眠召開了和平會議。1802327,法國全權代表約瑟夫以及西班牙、巴達維亞全權代表同英國全權代表康華里勳爵簽訂了亞眠和約。和約規定:英國除特立尼達以及錫蘭島上荷蘭屬地外,必須將法國大革命以來所佔領的一切殖民地歸還給法國以及附庸國(荷蘭、西班牙);馬爾他島應歸還給馬爾他騎士團,並保證馬爾他的獨立與中立;英國必須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佔領的所有港口和島嶼;法國應從埃及和羅馬撤退,把羅馬和其他教皇領地歸還給羅馬教皇。這一條約的簽訂,英國深感沉重,他們沒有能夠從拿破崙手裡奪得他佔領的歐洲任何一塊地方。然而,英國並不是戰敗國,只是由於孤立,才被迫作出這樣重大的讓步。英國作為海上統治的霸主決不能容忍海上霸權的任何削弱,特別不能容忍削弱它對歐洲大陸的影響,所以,它並不準備履行和約條款。拿破崙心裡也十分清楚,英法和約只是英法長期戰爭中的一個短暫的休戰,他毫不懷疑英國會隨時出來破壞和約。他作好了再次戰爭的準備。亞眠和約雖然只是一項停戰14個月的條約,但這項條約卻鞏固了拿破崙的權力,他得意地看到以前對他態度傲慢的英國,如今也把他當作法國政府首腦對待,他的榮耀和權力在不斷上升。一次他和秘書在馬爾梅松散步時,他說:“布里昂,你也將永垂不朽了!”“為什麼,將軍?”“你不是我的秘書嗎?”“告訴我亞歷山大秘書的名字。”秘書反問道:“哦,這倒不壞!”拿破崙笑了。看得出,他對這番對話頗為滿意。和平給了拿破崙餘裕。


  180217,約瑟芬的女兒奧唐斯.博阿爾內小姐與拿破崙的弟弟路易.波拿巴舉行了婚禮。第二天,拿破崙出發去了里昂。在那裡,內阿爾卑斯共和國的議員們在等著他選舉總統。一路上他受到了熱烈歡迎。抵達里昂後,他受到了鄰近各省的立法團和議員代表以及義大利議員的拜謁。陪同前往的波拿巴夫人跟丈夫一起觀看了演出,同他分享里昂市為他組織的盛大慶祝活動的歡樂。26日,拿破崙如願以償地獲得了內阿爾卑斯共和國總統的頭銜,他朝倫巴第主權又大大地前進了一步。回到巴黎後,拿破崙開始考慮制定宗教信仰法。在此之前,一派有勢力的人曾向拿破崙倡議同教皇決裂,建立一個獨立的法國天主教會,其首腦應住在法國。並指出這樣做可以使第一執政的權力大大增強。可拿破崙卻不以為然,他說:“我相信,法國一部分是要成為新教徒的,尤其是我要贊助那個傾向的話。我也確信,法國大部分仍將信仰天主教,他們會熱情百倍地反對同胞分化。我只須恢復法國原來盛行的宗教,再給少數人以宗教信仰自由,就能使每個人滿意了。”拿破崙本人並不信仰任何宗教,但卻深通心理戰略,他十分清楚地認識到教會仍能左右群眾的情感。法國境內還有4萬名僧侶,他們對人民的心理足以發揮強大的影響。為了使自己的政權獲得強有力的支援,拿破崙決定與天主教合作。


  1801715,拿破崙關於重建天主教信仰一事同新教皇庇護七世達成了政教協定。一個月後,《箴言報》發表了一項告示,措詞如下:“明天,熱月27日,即815(星期日)是聖母升天節,屆時,巴黎聖母院教堂和各教區教堂都將舉行感恩讚美詩歌誦會,以示廣施恩德……。”人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曾被革命風暴掃除的歷史垃圾如今重又出現在法蘭西共和國的官方報紙上,人們不由得感嘆革命早已成為往事。18024月,立法院通過政教協定和教會組織條例。411,莊嚴的《讚美上帝頌》在巴黎聖母院演唱,這華麗壯觀的儀式吸引著無數聽眾,拿破崙與許多將軍也驅車前往。第二天,拿破崙問起奧熱羅對儀式作何感想,這位將軍答道:“全都非常好,什麼都不缺,只少了為推翻你現在正建立的東西而死去的千百萬人。”拿破崙頗為不悅。拿破崙要利用亞眠和約所帶來的短暫和平來鞏固法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早在督政府時代,聖多明各島宣佈脫離法國獨立,著名的黑人領袖杜桑.盧維杜爾在這個島上建立了鞏固的領導地位。權力日升的拿破崙決定派兵遠征此島,使其重新歸順。180112月,一支遠征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法國海岸。司令一職由拿破崙的一個妹夫勒克雷爾將軍擔任。之所以任他為司令,是因拿破崙對他嫌惡甚深。拿破崙對勒克雷爾將軍說:“這是給你的訓令。現在是你的機會,發財去吧,別再糾纏不休地向我要錢,惹我厭煩。”拿破崙給杜桑.盧維杜爾寫了一封言辭動聽的信函,提出只要杜桑能為聖多明各島歸還法國而賣力,就任命他為副總督。杜桑被這動聽的言辭騙到了法軍軍營,立即遭到逮捕,並被押送到法國。拿破崙下令把他監禁在一座荒山上的一間單獨密室裡。嚴寒的氣候、殘酷的監禁、不能同親屬會面、不能散步,最厲害的虐待終於使杜桑.盧維杜爾在監禁10個月以後就命歸黃泉了。短暫的和平給法國帶來了繁榮和安寧。1802年的巴黎到處是一頻繁華似錦、歌舞昇平的新氣象。每到檢閱日,巴黎人全都湧往遊藝場,興致盎然地參加各種活動。自從三級會議集會以來,各種娛樂場所還從未接納過如此眾多的遊客,各 節慶日也從未顯得如此壯觀,首都也從未呈現出如此快樂的光景。人人臉上都掛著幸福的微笑,繁榮安寧的氣氛到處可見,作為其締造者的波拿巴無時無刻不感到榮耀和自豪。尤其是夏普塔爾先生在羅浮宮舉辦的工業產品展覽會,讓拿破崙大為滿意,他為法國工業達到如此高的水準以及展覽會引來眾多外國人的讚嘆而得意非凡。


  國泰民安也為拿破崙集中權力、排除異己提供了機會。在這個時期,誰反對他或不尊重他,都會失去寵信。富歇是拿破崙在霧月18日政變中的得力助手。然而,富歇卻是一個善於玩弄權術的陰謀家,拿破崙很清楚這一點,他說富歇玩弄陰謀如同他一定要吃飯一樣。當時拿破崙的朋友全都反對富歇在政府中佔有席位,可拿破崙捨不得一腳踢開他,因為執政府成立初期國內叛亂迭起,而富歇卻在警務方面有著突出的才能。富歇被任命為警務部長。如今,富歇的權勢愈來愈大,不僅在巴黎,而且在整個法國,富歇以其高超的能力籠絡了一批支持者。拿破崙對這個反復無常、兩面三刀的警務部長早有戒心,他決定趁現在國內太平解除富歇的職務。1802912,拿破崙表示他對法國目前的安全和國內平靜具有信心,決定裁撤警務部。富歇的警務部長一職也就此結束。為了不激怒富歇,拿破崙任命富歇為參議員,並在向參議院推薦富歇的諮文中宣稱:“富歇在困難時期擔任警務部長,以其才能、活動和對政府的依附做到了情勢要求的一切。雖然把他安插在參議院內,但如果事態再次需要警務部,政府將再難找到比他更可信賴的人選了。”就這樣,拿破崙巧妙地除掉了這個心腹之患。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napoleon/biography/b1/part_4_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ll12212013 的頭像
    Bill12212013

    Bill12212013的部落格

    Bill1221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