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為軍事統帥的拿破崙


第十二章 波蘭和東普魯士(18061807


  拿破崙不失時機地追擊戰敗潰逃之敵。普軍殘部向其本土的東北角逃去,以便與正向其邊境靠近的俄國盟友取得聯繫。普魯士政府在10月初向拿破崙挑戰實在是愚不可及,當時俄國人根本來不及援助他們。如果他們能再等兩個月,拿破崙進行冬季戰役就要面對遠為強大的兵力。


  大軍團此時像一群撒手的獵狗,四處追殲潰散之敵。霍恩洛厄親王經馬格德堡撤退,在普倫茨堡被繆拉截住,於1028率一萬六千人投降。布呂歇爾雖較狡猾,但仍不敵貝爾納多特和蘇爾特經盧貝克的圍追堵截,終於117在波羅的海邊的特拉弗明德附近,被迫與一萬名普軍一起放下武器。盧貝克被法軍攻陷並遭洗劫。次日,克萊斯特也率二萬守軍連同馬格德堡要塞向內伊投降。儘管普魯士國王早已在休戰協定上簽了宇,但拿破崙卻不予理會,照樣揮兵入侵普屬波蘭,以便對抗俄國人。


  當時,俄國人正急於為奧斯特里茨戰敗雪恥,他們認為那次失敗是奧地利人強加給他們的拙劣戰略造成的,這種看法也的確不無道理。日益逼近的俄軍有兩支,一支由本尼格森(1)率領,有五萬五千人,現已到達華沙以北 三十英里 的普爾塔斯克;另一支由布克斯霍夫頓率領,有三萬六千人,還遠在後方。這兩支軍隊均由卡門斯基元帥統一指揮,而卡門斯基年逾八十,早已不堪此任。普王及其朝廷此時雖已撤至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但在戰場上還有約一萬五千人的一個軍,由萊斯托克將軍指揮,駐在托倫附近。


  拿破崙當時已經佔領了遠至奧得河口的整個德意志海岸,於是他抓住這個機會進一步打擊英國的商業。他宣布全面封鎖不列顛群島,聲稱凡是在法國及其盟國佔領區所發現的英國臣民或貨物都一律予以扣留,任何船隻若與英國或英國殖民地通商將一律予以沒收。這些政令是18061121在柏林頒布的,因而意味著漢堡、不來梅、盧貝克和但澤等漢薩同盟諸城市的商人也要隨之破產。180717,英國政府也採取報復措施,宣布任何中立國船隻載貨進出法國港口者也一律予以扣留。


  拿破崙此時又新組建了一個軍即第九軍,由巴伐利亞和符騰堡的小部隊組成。他把這支部隊交給其最小的兄弟,既無能力又無經驗的熱羅姆指揮,並派往西里西亞去攻打那些至今困守未降的普魯士要塞。


  為了確保自己的交通線在未來的對俄戰爭中安全暢通,拿破崙認為爭取波蘭人的友誼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七年戰爭使波蘭已為奧、普、俄三國所瓜分,其都城分設於克拉科夫、波茲南和華沙。拿破崙一向精於政治權術,現在他要從形形色色的後選人中為波蘭的復興物色一位未來的國家元首,以便使復興後的波蘭能充當對抗俄國侵略的緩衝國。他首先排除了愛國志士柯斯庫茲科,因為儘管他是公認的波蘭自由戰士,但卻太像是一位保利式的人物,他也否定了查爾托里斯基親王,因為此人與沙皇亞歷山大過於親善。這樣,他就選中了約瑟夫.波尼利托夫斯基親王,因為此公不僅是一個顯貴而且一向仇視俄國人的統治。


  在使波蘭脫離俄國的這些政治準備完成之後,拿破崙便起兵再次迎擊俄國人的威脅。儘管嚴冬將至,但他卻不能等到春天再行動,因為若等到那時,俄國人就能集結一支龐大的軍隊,而奧地利也可能被誘而加入他們的陣營為復興而戰。11月的第一週,他派達武的第三軍去佔領波森,並要求貝爾蒂埃派四名測繪人員繪製其周圍地區的地圖。如果俄軍進犯,他打算以那裡為戰場。但俄國人卻行動遲緩。拿破崙親自過問了施潘道、什切青和庫斯特林的設防,以保護其交通線,並徵集了1807年度新兵八萬人以補充大軍團。此後,他便於1127將大本營從柏林遷到了波森。次日,繆拉的騎兵進入華沙,並把俄軍前衛從維斯杜拉河右岸的普拉加城堡逐了出去。


  在嚴冬到來之際,與一支實力和潛力都不清楚的俄軍交戰的確是一種可怕的軍事冒險,但這裡所涉及的戰略問題與後勤問題相比則不值一提。大軍團有十四萬人,千里行軍去進行一場艱苦的戰役,不僅要為他們供應軍糧,而且還要全部換裝,為他們提供冬裝,況且途中遍佈森林湖沼,一片荒涼。然而拿破崙的組織能力絲毫不亞於其軍事天才。他1027進抵柏林,1226與俄軍主力首次遭遇,其間兩個月,如果對他在這段時間內的往來信函作一番研究即可發現,他所處理的問題是何等的紛繁龐雜。他一定天生就具有無限刻苦耐勞的能力而且政府機器上沒有哪個齒輪可以逃脫他敏銳的注意。


  耶拿之戰的次日,拿破崙頒布了一道敕令,規定柏林城和每一個普魯士屬國諸如黑森–卡瑟爾和布勞恩斯魏克所應繳納的戰爭特別稅額。大軍團的軍需總監,國務大臣達律(2)奉命在普魯士各主要城鎮製作二十八萬件大衣和二十萬雙軍靴;組建六座總醫院其中包括治療疥瘡和性病的特種醫院;在柏林製作六千個醫用床墊,並將一萬二千頂普魯士帳篷裁開製成九千件醫用床單。


  但拿破崙關注的還不僅限於軍需後勤問題;他還命令海軍德克雷將軍建造新戰艦,並使其在土倫、羅什福爾和洛里昂的海軍艦隊堅持冬季巡航,不得閒置。外交事務也被納入了他的遠景規劃。他指示塔列朗力促西班牙國王派一萬四千人佔領漢諾威。為了牽制俄國的軍事行動,他還慫恿土耳其蘇丹和波斯國王入侵俄國在多瑙河下游和高加索方面的領土。一個由多姆布羅斯基將軍和柴恩齊克將軍指揮的波蘭師也組建起來了,並裝備以繳獲的普軍槍支。最後,他還誘使薩克森脫離普魯士加入到萊茵邦聯,並授予其選侯腓特烈.奧古斯塔以國王的稱號。


  在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拿破崙便將注意力轉向其軍事戰役。1124,他命令繆拉率達武、拉納和奧熱羅三個軍以及他自己的騎兵共六萬六千人組成的特遣隊去佔領華沙和普羅克之間的維斯杜拉河一線,並要繆拉確保布格河、納雷夫河和烏克拉上的橋頭陣地。這三條河在華沙以北 二十英里 的半徑內匯入維斯杜拉河,而華沙城正是進入整個北波蘭平原的要衝。在其左翼,內伊的第六軍奉命渡過維斯杜拉河佔領索恩,從而開闢了一條走廊直通東普魯士馬祖里亞湖地區。


  指揮俄軍前衛的本尼格森將軍見繆拉進逼,遂放棄華沙並北撤 三十英里 退往納雷夫河邊的普爾塔斯克。拿破崙立即命令繆拉向普爾塔斯克推進,1213,他又命令其餘部隊即蘇爾特的第四軍、內伊的第六軍、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和近衛軍全部越過維斯杜拉河,向另一道河川障礙烏克拉河一線推進。拿破崙本人於1215離開波森並於19日在華沙建立了大本營。是年冬季天氣不尋常地暖和,但此時不巧下起了大雨。


  拿破崙親自接管了作戰指揮權,法軍於1223開始全面推進。在左翼,內伊的第六軍和隨後的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從索恩相繼東進 六十英里 ,在比埃征渡過烏克拉河,並在此交手逐退了萊斯托克將軍的普魯士軍。在中部,蘇爾特的第四軍在普羅克附近越過了維斯杜拉河,然後前進25英里到達普隆斯克。在右翼,拉納的第五軍,達武的第四軍和奧熱羅的第七軍在越過布格河後,繼續向塞羅克、納希爾斯克進逼。


  法軍的這種向心推進迫使俄軍後撤 十二英里 退至哥利敏、普爾塔斯克一線。年邁的卡門斯基看到往北的交通線受到威脅,遂命令全線由納雷夫河谷一直退到奧斯特洛倫卡,但其屬下的本尼格森和布霍夫頓兩位將軍卻堅不退卻,決心固守。


  真正的戰鬥是1226打響的。法軍右翼拉納的第五軍向本尼格森在普爾塔斯克的陣地英勇進攻,但由於俄軍炮火猛烈,第五軍的進攻被擊退且損失慘重。於是,拿破崙以蘇爾特的第四軍,達武的第三軍和奧熱羅的第七軍在更北邊的哥利敏向布霍夫頓部所據守的地區猛攻。這次,俄軍終於被迫退至馬考,並在夜幕掩護下,繼續向東北 二十五英里 處的奧斯特羅倫卡退去。大雨一直不停地下著,由於氣候溫和,無冰凍現象,所以沼澤式的納雷夫河谷成為一片泥海。此時,法軍傷亡已逾三千,而且也無法追擊俄軍,而俄軍由於泥潭過深也不得不放棄幾乎所有的火炮。1229,拿破崙在寫給約瑟芬的信中說:


親愛的,我此刻正住在一間破穀倉裡,只能給你寫 一兩 句話。我已擊敗了俄軍並繳獲了三十門火炮及其輜重,還俘虜了六千人。但天氣壞透了,大雨下個不停,而且泥深過膝。


  這對於普爾塔斯克之戰倒是一個十分簡明扼要的描敘。拿破崙在那裡一直待到月底才返回華沙過冬。


  普爾塔斯克之戰雖是法軍的勝利,但贏得並不漂亮。拿破崙是正面攻擊俄軍並將其主力置於右翼,然而,由於納雷夫河谷和烏克拉河谷當時已成了一片澤國,因而無法進行戰術機動。如果他把主攻方向放在地勢較高的左翼,從索恩進攻姆拉瓦和奧斯特羅倫卡,他也許能予敵以較為決定性的打擊並切斷其退路。


  此時,大軍團的士氣非常低落,由於道路狀況極壞,經過長途跋涉後部隊疲憊不堪。拿破崙騎馬從他們身旁經過時,哀怨之聲不絕於耳,已無人像奧斯特里茨時那樣向他歡呼“皇帝萬歲”。在大地封凍之前泥濘使任何進一步的軍事行動都無法進行,於是雙方都只好宿營過冬。俄軍在沃姆紮和馬祖里亞湖之間紮營,而法軍則宿於維斯杜拉河以東,華沙和埃爾平一線。此時卡門斯基元帥已被免職,本尼格森繼任俄軍總司令。普軍當時仍據守著維斯杜拉河下游的但澤和格勞登茲兩要塞。為對付他們,拿破崙組建了第十軍。該軍由勒費弗爾元帥指揮,基本上由波蘭部隊構成。


  大軍團的左翼是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和內伊的第六軍,當時,他們分別駐紮在埃爾平和奧斯提羅德以南的吉根堡。內伊素來莽撞,他發現這個人口稀少的地區難以供養部隊,便想向北面遠處較富饒的地區發動一次突襲。他於1807年元月的頭一週開始行動,一下子就深入東普督士境內六十餘英里。在亞里河上的巴滕施泰因附近,他與普軍萊斯托克軍遭遇,結果被迫由原路折回。不過,內伊此舉卻使本尼格森誤以為這就是法軍進攻的開始。他立即率六萬三千人西進,以便把內伊和貝爾納多特趕過維斯杜拉河下游。125,俄軍反攻抵達莫侖根,在那裡,即為貝爾納多特所阻。


  拿破崙對內伊惹起的麻煩十分惱火,他原打算在此過冬使部隊得以體整,但本尼格森的推進卻使他為索恩前進基地的安全擔心,因為法軍第一軍和第六軍都靠這個基地補給。另外,他發現俄軍西進已使其左翼暴露在南來的攻擊之下。所以,拿破崙在127決定主動出擊。他命令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後撤,以誘使俄軍向維斯杜拉推進。大軍團的其餘兵力則經阿倫施泰因北上以切斷其退路。命令立即下達到第三軍、第四軍、第六軍、第七軍和騎兵軍,令其21拔營北上並在姆拉瓦和阿特爾斯堡一帶集結。


  作戰計畫的這種突然變化打亂了法軍的運輸和供應體系,因為在此以前它們一直是以華沙為基地的。拿破崙立即將主要前進基地遷至索恩;這樣法軍就獲得了一條通往柏林的較為近便的交通線。同時,他還恢復了倉庫補給系統。22,他從維倫貝格給在柏林的軍需總監達律寫信說:


形勢急迫,使我不得不恢復倉庫系統。柏林送來的大衣和軍靴毫無用處。萊比錫送來的大衣短得可笑,有些僅及膝部……軍靴,尤其是柏林送來的,品質極差。


  此時,大雪紛飛,但由於地面冰凍,部隊反倒易於行動。拿破崙本人以驚人的速度將大本營前移。130上午6時,他由華沙啟程,31日中午即抵達維倫貝格,急進八十餘英里。23,又進至阿倫施泰因,同時大軍團也到達指定地域,完成了集結,隨時可以出擊。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卻發生了意外,儘管這在戰爭中屢見不鮮,卻使拿破崙喪失了以壓倒優勢的兵力,攻擊俄軍左翼的機會。貝爾蒂埃派去給貝爾納多特下達作戰命令的一位參謀在途中被哥薩克巡邏隊捕獲,這樣不僅貝爾納多特未能協同進行預定的向心攻擊,而且連皇帝的全盤計畫也洩露給了俄軍司令。本尼格森立刻意識到其處境危險,遂趕緊北撤,向柯尼斯堡(現加里寧格勒)逃去。


  拿破崙從華沙北進時,發現拉納生病,便派其高級副官薩瓦里將軍代其指揮第五軍,同時以該軍為右側衛在納雷夫河谷監視俄軍艾森將軍指揮的一個軍,這支俄軍當時正在東邊集結。大軍團其餘各軍均北進以追擊本尼格森,唯獨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按兵不動,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接到命令。


  由繆拉的騎兵軍和蘇爾特的第四軍組成的法軍前衛,在海爾斯貝格渡過阿勒河後,於27在一個名叫普魯希.艾勞的小鎮追上了俄軍,一場激烈的遭遇戰隨即爆發,該鎮當時由巴格雷辛親王率領的俄軍後衛據守(此地現已改名為巴格雷辛諾夫斯克,位於柯尼斯堡即今加里寧格勒以南 二十四英里 處)。巴格雷辛在奧斯特里茨會戰之前曾在霍拉布侖挫敗過繆拉的追擊。蘇爾特軍展開並迂回俄軍側翼。後者則在天黑之後撤往其主力所據守的一個支撐點,該處長約 四英里 ,位於艾勞鎮以東的一個山脊上。拿破崙於當晚趕到,隨即親自指揮。他命令蘇爾特的第四軍和奧熱羅的第七軍在拂曉時從艾勞發起正面攻擊,由近衛軍進行支援;達武的第三軍迂回俄軍左翼,內伊的第六軍咬住俄軍右翼即萊斯托克指揮的那個普魯士軍。


  翌日晨,會戰以炮戰開始,俄軍火力較強。接著,奧熱羅軍從艾勞向前推進,攻擊俄軍陣地,但一陣迷眼的暴風雪驟然而至,使奧熱羅的官兵們迷失了方向,結果遭到了俄軍密集炮火近距離的縱向射殺。奧熱羅本人當時患急性風濕病,也受了輕傷,他的一個師長陣亡了。該軍傷亡慘重,只得後撤。俄軍乘機反擊,奪取了艾勞;不過,拿破崙從近衛軍中調去一營兵力又把他們逐出了該鎮。雙方殊死爭奪,結果都損失慘重。最後,還是達武的迂回包抄扭轉了局面。夜幕降臨時,本尼格森率全軍向柯尼斯堡撤去。


  法軍此時已筋疲力竭無法追擊敵軍。法軍八萬人參戰,損失一萬五千人(3);俄軍損失則更為嚴重,七萬三千人參戰,損失達一萬八千人。這在拿破崙所進行過的戰役中是流血最多的一次。儘管法軍仍控制著戰場,卻很難認為是法軍的一次勝利。大軍團眼下已無力再戰,第四軍和第七軍的損失尤為嚴重,有些單位由於兵員銳減以致不得不予以取消。拿破崙認為其步兵的戰術錯誤是迎面撲來的迷眼大雪造成的,而風雪卻並不妨礙俄軍炮兵發揮殺傷力。


  次日,繆拉率領一些尚未參戰的騎兵慢騰騰地尾隨俄軍到達離柯尼斯堡不到 五英里 的地方,但發現敵軍已在普里格河右岸進入支撐點。拿破崙於是將其殘部向西南後撤 五十英里 ,在帕薩爾格河、阿勒河和奧穆萊夫河以西宿營過冬。十四天後,拿破崙在奧斯提羅德建立了大本營,41,又移至馬林韋爾德以東 二十英里 的施樂斯芬肯斯泰因。大軍團後來在那裡得到休整並恢復了元氣。由於拉納仍未痊癒,拿破崙便將馬塞納從南義大利召回並要他在普爾塔斯克接任第五軍軍長的職務。


  拿破崙利用這段體戰時機重新整編了其疲憊不堪的軍隊,並鞏固了他在所佔領的德意志北部的地位。奧熱羅的第七軍,由於在艾勞損失過重,遂予解散。全法國1808年度的新兵被提前徵集,八萬人中有二萬五千人被分配到大軍團以補充缺額。莫蒂埃的第八軍奉派去佔領當時屬於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和施特拉爾松,其後還得到了由羅馬納將軍指揮的三萬西班牙軍隊的增援。位於維斯杜拉河下游的但澤和格勞登茲,以及波羅的海邊的柯爾堡等三座普魯士要塞仍未攻克。其中但澤要塞有普軍一萬二千人和卡爾克魯斯將軍指揮的俄軍三個營據守,因而最難攻克。攻奪該城的任務交由五十一歲的勒費弗爾元帥負責,他所指揮的第十軍由法國人,德意志人和波蘭人混合編成。勒費弗爾未能如上司所期待的那樣有生氣,所以常常受到責備,但澤要塞在俄軍試圖從海上援救失敗之後,終於於524投降,第十軍也隨即解散。55,拉納病癒歸隊,受命指揮一個新組建的預備軍,兵力達一萬五千人。


  當大軍團在艾勞會戰後撤至東普魯士的西南角時,俄軍就慢慢地跟了上來,現在兩軍又在帕薩爾格河上對峙。


  拿破崙在奪取但澤之後再次變更了交通線。由於索恩離南方太遠,他便將其前進基地移至但澤,現在其交通線可經馬林堡、馬林韋爾德和埃爾賓向前延伸。


  64,兵力已增至十萬人的本尼格森開始發動攻勢,向內伊軍進攻,當時內伊軍正據守在古茨泰特和阿倫施泰因之間一個暴露的突出部。內伊被迫撤至帕薩爾格河彼岸,但拿破崙當即以第一軍、第三軍、第四軍、第七軍和拉納軍反擊,結果挽回了局勢。在這次戰鬥中,貝爾納多特負傷,拿破崙遂派其心腹愛將維克托將軍(4)接任第一軍軍長。現在,拿破崙決定主動出擊,把俄軍一舉趕出東普魯士。全軍以繆拉的騎兵軍和蘇爾特的第四軍為總前衛於68向前推進,但俄軍在海爾斯貝格已構築了一個堅固的設防營地,610,雙方在此交戰,法軍傷亡慘重。不過,拿破崙推進其左翼以迂回本尼格森的右翼,切斷其與供應基地柯尼斯堡之間的聯繫。俄軍被迫退出海爾斯貝格向巴滕施泰因撤去。


  612,拿破崙進佔海爾斯貝格並於次日抵達艾勞,該地正是四個月前雙方損失慘重又勝負未決的戰場。本尼格森繼續向弗里德蘭撤退,可供他渡過阿勒河的地點就剩這最後一個,阿勒河在流經弗里德蘭以後便在韋勞與普雷格河匯合了。


  弗里德蘭,俄國人現已改名為普拉夫丁斯克,是位於柯尼斯堡東南 二十七英里 ,艾勞以東 十五英里 的一個小鎮。拿破崙迅即決定奪取這個戰略要點以阻撓俄軍撤退。他現有兩條阻截路線可供選擇:一條在阿勒河西,另一條在阿勒河東。西路較短也較容易,可直達俄軍的前進基地柯尼斯堡,他們在那裡囤積了大量的給養裝備。但從戰略眼光看,這條路線僅能把本尼格森逐回其通過里加和科弗諾的交通線,而拿破崙又不能深入俄國腹地去追擊他們。但東路,雖繞道弗里德蘭,卻可以切斷俄軍在柯尼斯堡和提爾西特之間的交通線,將本尼格森趕入寬 十七英里 ,背靠波羅的海的柯尼斯貝格半島,使之困守一隅。


  當時曾充任幕僚在拿破崙帳下供職,爾後成為著名的軍事評論家的約米尼認為,拿破崙本該取東路進軍,可實際上他卻選擇了西路,沿阿勒河的左岸進軍。當然,如果走東路作大迂回運動,部隊會多走彎路,其右翼也必然會暴露在敵方的攻擊之下,同時也大大增加了補給方面的困難。


  但無論選擇哪條路線,弗里德蘭均為首要目標,拿破崙遂決定從巴滕施泰因以其主力直取弗里德蘭,而派繆拉的騎兵軍,達武的第三軍和蘇爾特的第四軍組成左翼負責將萊斯托克軍往北逐至柯尼斯堡。拿破崙本人隨主力東進弗里蘭德,本尼格森的主力正在那裡扼守著阿勒河的渡口。這次東進,莫蒂埃的第八軍為左翼,內伊的第六軍為右翼,拉納居中,近衛軍和維克托的第一軍在中路軍之後作總預備隊。


  次日,即614,恰值馬倫哥會戰七週年紀念日。拿破崙多少有點迷信吉兆,便決定在那一天給本尼格森以迎頭痛擊。上午3時,他就進攻本尼格森在弗里德蘭的橋頭堡向各軍軍長發布了下述作戰命令:


內伊元帥為右翼,從波茲南直趨索特拉克,……拉納元帥居中,從內伊元帥的左側,海恩里希多夫向左散開直到波茲南村對面。烏迪諾的擲彈兵突擊隊暫為拉納的右翼,但要逐漸移至其左翼以吸引敵人的注意力。拉納元帥應盡可能將其所屬各師疏開配置,以構成兩條作戰線。莫蒂埃元帥為左翼,扼守海恩里希多夫和柯尼斯堡的道路,並從那疏開與俄軍的右翼對峙。但莫蒂埃元師則無需前進,因為整個迂回行動是以左翼為樞軸而由右翼實施的。


埃斯佩恩將軍的騎兵和格魯希將軍的龍騎兵與左翼的騎兵協同,以便敵軍一旦在我右翼兵力的強大攻勢下被迫後撤,即乘勝追擊予敵以最大限度的殺傷。


維克托將軍和近衛軍的騎兵和步兵在格隆霍夫、波的克姆和波茲南之後構成預備隊。


拉豪塞的龍騎兵師由維克托將軍指揮,拉圖爾–莫堡的龍騎兵師由內伊元帥指揮,南蘇蒂的重騎兵師配屬於拉納元帥,並與拉納預備軍的騎兵協同動作。


我將和預備軍在一起。


整個進軍由右翼發起。至於進攻的進展,由內伊元帥掌握,內伊必須聽候我的命令撤離。


右翼的攻勢一開始,凡我方參戰炮兵應以恰當的陣列迅速開火以掩護右翼進攻。


  這道命令言簡意賅,令人歎為觀止。一方面,他將其計畫曉諭各軍軍長;另一方面,他又授予他們相機行事的權力,以確保其計畫的實施。上述村莊既已被法軍佔領,因此其村名也為各單位所熟悉。拿破崙手上還握有一支有份量的預備隊,同時各兵種間的密切協同也得到充分的保證。


  拿破崙很快就看出了本尼格森的俄軍陣地的戰術弱點。敵橋頭陣地毫無縱深可言,五萬俄軍擠在一條狹窄的河谷之中,其後只有一座橋樑,同時,這條河流也不利於防禦,由於阿勒河逶迤回環,形成了幾個突出部,這就使法軍炮兵可以縱射俄軍陣地的各個地段。


  拿破崙在中午時分將其指揮所移至預備隊陣線的中央,內伊、拉納和莫蒂埃三個軍也完成了進攻的部署。下午五時三十分,拿破崙發出了前進信號。內伊指揮其突擊縱隊向弗里德蘭教堂進攻,但一接近俄軍陣地就遭到俄軍毀滅性炮火的迎擊,內伊軍畏縮不前,結果儘管拉圖爾–莫堡的龍騎兵在俄軍翼側英勇衝殺,法軍的攻勢仍毫無進展。這時,指揮維克托軍炮兵預備隊的塞納爾蒙將軍將其三十六門大炮一起投入戰鬥,他把這些大炮推進到阿勒河邊的一個拐角處,向弗里德蘭的那座橋樑縱射。三十六門大炮一齊開火,對下面河谷裡的俄軍縱隊頓時產生了震撼作用。內伊率領他的軍無比英勇地從右翼直撲敵陣,拉納軍則從中央向前推進予以支援。下午八時許,內伊軍拿下了弗里德蘭。是夜,本尼格森的殘部向北,朝普雷格河邊的韋勞退卻,法軍騎兵則乘勝追擊。


  弗里德蘭大捷是拿破崙極其輝煌的軍事成就之一。這次不同於奧斯特里茨,因為事先他沒有機會偵察戰場,對於敵人的意圖也一無所知。但是,他從騎兵的報告中已弄清了敵人的位置,並獲得了有關地形的充分情報,從而使他能以嫻熟的技巧調兵遣將,指揮裕如。儘管從戰略角度看,他只不過把俄軍趕回到了他們的交通線,但他在弗里德蘭的戰術勝利事實證明具有決定性意義。次日,本尼格森在韋勞渡過普雷格河並向涅曼河上的提爾希特撤退。交戰雙方都傷亡慘重:俄軍參戰四萬六千人,損失了一萬人;法軍八萬六千人中損失了一萬二千人,但拿破崙的近衛軍和維克托軍的主力,除其炮兵外,都未參戰。俄軍還有八十門大炮落入法軍手中。


  同日,繆拉與蘇爾特和達武也將萊斯托克的普魯士軍從艾勞往北一直趕到了柯尼斯堡,並在普魯格河左岸立住了腳。普軍繼續撤退,繆拉又繼續追擊,一直追到提爾西特。


  弗里德蘭會戰是意義深遠的。619,本尼格森請求休戰,拿破崙立即接受。他無意也無力深入俄國腹地,因為其交通線延伸得越遠就越脆弱。現在除涅曼河以北的梅梅爾地區外,他已佔領了整個普魯士領土。同時,他也急於同沙皇亞歷山大達成協定以先發制人,對付奧地利可能的敵對行動。


  625,拿破崙和亞歷山大在涅曼河中游一隻設有篷帳的木筏上舉行會晤。塔列朗抵達但澤,也奉召參與擬訂和平條款。經過十四天的談判,拿破崙終於在77與沙皇簽訂了和約,兩天之後又與普魯士簽訂了和約,到月底返回巴黎。根據提爾西特條約,他重建了中歐和東歐。在普俄之間,它建立了一個華沙大公國作為緩衝國,由薩克森的傀儡國王弗里德里希.奧古斯塔統治。在易北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上,他又建立了一個名為威斯特法利亞的王國,由他那不成材的小弟熱羅姆.波拿巴充任國王。然而,尤為重要的是,俄國也被他拉了過來,成了他對英經貿戰中的一名盟友。



1)本尼格森將軍(17451826),漢諾威人,自1773年起就參加了俄軍。


2)達律(17671829),先在炮兵中服役,革命時期曾任過特派員,1799年,在瑞士任馬塞納的總軍需官,曾表現了非凡的後勤管理能力,以後在馬倫哥戰役和奧斯特里茨戰役中,作為拿破崙的軍需總監也幹得很出色。


3)由於從法國軍事歷史檔案中找不到拿破崙戰爭的總傷亡數字,所以人們只好累計各參戰部隊的傷亡數字以求出總和。但各歷史學家所估計的數位出入頗大,而拿破崙戰報中所提供的數位又全是捏造的。


4)維克托(17641841),1793中在土倫之役作為一名炮兵中士嶄露頭角,與拿破崙建立友誼。1807年授元帥銜,1808年封為公爵。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napoleon/biography/b2/part_1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ll1221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