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拿破崙經典戰役


萊比錫戰役(七) 呂岑之戰


Battle of Leipzig 1813.10.1619


  五月二日上午十一時左右,進到卡加的法軍剛剛佔領陣地,開始生火做飯。正在此時,俄普聯軍突然地對他們發動了進攻。聯軍當時的企圖是:攻佔當面陣地,向呂岑和萊比錫方向發展進攻,把呂岑和萊比錫之間的法軍一切兩半,進而在呂岑以東圍殲被切斷退路的法軍。應該說,聯軍這一著棋是相當高明的,把刀尖指向了法軍的要害。


  對於拿破崙來說,這是一個始料不及的突變。他完全沒有料到,敵人會在今天發動進攻,而且是在這個方向發動進攻。他對第三軍和右路各軍作過必要的指示後,於上午九時左右離開呂岑,打算前往易北軍團的第五軍駐地。十一時左右,拿破崙在歐仁和內伊的陪同下,已經快到萊比錫了,這時,突然聽到從背後卡加方向傳來了一陣緊似一陣的炮聲。內伊知道事情不妙,掉轉馬頭疾跑,急於趕回自己的司令部。拿破崙立即下令:正在開往萊比錫的各個部隊,除已經接近該城的第五軍外,統統掉轉頭來向呂岑開進。同時,著令美因軍團留駐在魏森費爾斯附近的第六軍和第四軍,火速向呂岑靠近。隨後,他本人也疾速返回呂岑。


  拿破崙於下午二時三十分左右回到了第三軍。當時,第三軍和整個法軍正處在極其危險的境地。尤其是第三軍,因為遭受敵人優勢兵力的進攻,以致死傷慘重,但是,他們仍然頑強地堅守著陣地。卡加附近的一些村莊曾經多次易手。拿破崙判明當面的敵情後,立即作出了要變被動為主動的決定,力爭給聯軍一個殺手鐧。他給第三軍的命令是: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守住陣地,要把聯軍困在第三軍的陣地之前。同時,命令馬爾蒙的第六軍和貝唐德的第四軍迅速向第三軍靠近,在它的右翼投入戰鬥,攻擊聯軍的左翼,命令麥克唐納的第十一軍加速前進,在第三軍的左翼投入戰鬥,攻擊聯軍的右翼;命令歐仁率易北軍團其餘各軍朝東疾進,向敵人的側後插去,切斷敵人的退路。這樣一來,在戰術上就形成了一種有利態勢;只要正面能把敵軍牽制住,左右兩翼的鉗形攻擊必將很快發生效果,並一定能夠挫敗敵軍。


  拿破崙下達命令時,第六、第四和第十一軍都離戰場較遠,把它們調上前線需要有相當長的時間。因此,當時保證勝利的關鍵,是使已經激戰幾個小時,而且損失嚴重的第三軍能夠堅持守住陣地,要在兩翼攻擊部隊展開之前抗住敵人的連續衝擊。拿破崙深知局勢的嚴重性,又一次親身作出了表率。作為萬乘之尊的皇帝,依然置生死於度外。他不避風險,親自在戰鬥最激烈的地方督戰,鼓舞士氣。第六軍軍長馬爾蒙後來寫道,就拿破崙的一生來說,這一次在戰場上所冒的個人危險,可以算是最大的。他當時一再地暴露著自己的身體,鼓舞第三軍的土兵反復衝鋒。拿破崙身先士卒的行動,激發了第三軍士兵的勇敢作戰精神。當時在俄普聯軍中的英國卡斯卡特勳爵描述說,法軍顯然下了決心,不惜任何代價固守那些村莊,因此形成一個據點多次得而復失,攻守雙方都付出極大代價的局面。有一位曾經目睹法軍作戰的人介紹說,任何負傷人員走過皇帝面前時,都一律向他敬禮,並高呼萬歲,即使那些缺肢斷腿的人,甚至於幾小時內就會必死無疑的人,也都完全一樣。


  呂岑之戰是打得非常激烈的。第三軍的阻擊戰一直持續到下午五時三十分左右。那時,預定從兩翼出擊的第四、第六和第十一軍,終於趕到了戰場,並按計劃向敵軍兩翼發起進攻。同時,拿破崙還在俄普聯軍的正面集中起八十餘門火炮,對著敵人戰線的中央進行了猛烈的集中射擊,並且打開了缺口。爾後,十六個營的青年近衛軍經由缺口投入戰鬥,有力地從正面配合了兩翼攻擊部隊的行動。這樣一來,疲憊不堪的聯軍也無力作任何有效的反擊了。法軍的反攻發展得很順利。在此同時,法軍第五軍也攻佔了萊比錫,聯軍的後方交通線和退路完全處於第五軍的威脅之下。由於怕被包圍殲滅,聯軍決定趁著夜暗向德累斯頓方向撤退。於是,呂岑之戰就以法軍的勝利而告結束。


  在呂岑之戰中,法軍損失了一萬八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屬於第三軍的。聯軍損失約為一萬一千五百人。普魯士將軍沙恩霍斯特傷重致死。他是布呂歇爾的參謀長,曾經為重建普魯士的陸軍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這次交戰中,法軍缺少用來擴張戰果的騎兵,無力組織追擊。同時,夜暗也使聯軍得救,他們在騎兵的掩護下,攜帶著傷兵很有秩序地撤退了。法軍為奪取勝利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但並沒有贏得拿破崙所期望的那種決定性勝利。不過,拿破崙對於這一仗還是給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新兵獲得了戰火的洗禮,經受了考驗。戰鬥的第二天,拿破崙以很不平常的語氣向部隊頒發了嘉獎令,指出士兵們服從命令,英勇作戰,在舉世聞名的 五月二日 又給法國的鷹旗增加了新的光彩。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warfare/campaign/leipzig/detail_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ll1221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