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拿破崙經典戰役


萊比錫戰役(八) 拿破崙在呂岑之戰以後調整部署


Battle of Leipzig 1813.10.1619


  俄軍繼續向德累斯頓方向撤退,只留下比洛指揮的大約三萬名普軍防守柏林。法軍隨後進行追擊。第三軍在呂岑的阻擊戰中損失嚴重,拿破崙命令它留在呂岑進行休整,獲得補充之後即向柏林方向行動,趁機奪佔勢將變成孤島的柏林城。


  迫於法軍的跟蹤追擊,俄普聯軍放棄了易北河一線,退出德累斯頓,繼續向東撤退,希望在包岑附近同巴克萊指揮的一萬三千名俄軍會師。 五月八日 ,拿破崙進入德累斯頓。他在這裡對新的大軍實行了改組,並著手整頓軍隊的後勤供給體系,以適應未來作戰的需要。他取消了原來美因軍團和易北軍團的稱號,改組為左右兩個獨立的軍團,並把性情懦弱的歐仁送回義大利,讓他當國王享清福去了。


  法軍改組以後,由拿破崙親自指揮右翼軍團,而令內伊指揮左翼軍團,同時兼任第三軍軍長。內伊的左翼軍團包括第三軍(內伊)、第五軍(勞里斯頓)、第七軍(雷諾)、第二軍(維克托),和兩個騎兵師,共約八萬五千人,其中包括大約四千八百名騎兵。右翼軍團為主力軍團,包括第四軍(貝唐德)、第六軍(馬爾蒙)、第十一軍(麥克唐納)、第十二軍(烏迪諾),此外還有一個騎兵師和近衛軍,共約十二萬人,其中包括一萬二千名騎兵。拿破崙所以要作這樣的改組,是因為後續增援部隊已經陸續趕到,需要對編成進行調整。但是,更重要的原因,看來還是適應下一步向柏林和包岑兩個方向同時作戰的需要。拿破崙在他的戰略設想中,除了打敗當面俄普聯軍的主力之外,還有一個念念不忘實現的目標,那就是佔領柏林。他認為,攻佔柏林能夠對普魯士人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動搖他們的抗法決心。這樣一來,拿破崙就違背了他自己過去一直遵循的一條作戰原則,那就是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把攻城掠地看作為殲滅敵人的副產品。


  改組後的兩個軍團,要在兩個方向進行作戰。為了適應這個需要,拿破崙重新安排了後勤供給系統。他決定,大軍的交通線先由美因茲到魏瑪,然後從那裡分成兩路:一路向東北,經萊比錫至柏林方向,另一路向東,經耶拿、阿爾滕堡至德累斯頓。後一條交通線是主要幹線,德累斯頓為前進補給基地,負責保障拿破崙親自指揮的右翼軍團的需要。由於新的軍隊組成得很倉促,許多補給晶和裝備品質量低劣。為此,拿破崙曾給軍政大臣寫信,說是在最近的會戰中,炮彈有二分之一以上都不爆炸。


  法軍在呂岑取得勝利以後,奧地利曾經出來調停,希望雙方議和。如果說,法軍在莫斯科遭到慘敗後尚且不肯接受奧地利的調停,那麼在聯軍節節敗退的情況下,就更不會接受調停了。拿破崙向他的岳父表示,他寧願作一名戰士走在法國軍隊的前頭,並且願意第一個死去,但決不去做英國人手中玩物。他也曾私下對其親信表示,不能讓奧地利在調停的偽裝下從中漁利,取得安排一切的權利。歐仁離開易北軍團以後,拿破崙指示他立即在義大利組建一支不少於八萬人的軍隊,從南面牽制奧地利。同時,他正繼續在法國徵調後備力量。在敵對方面,沙皇也是毫不示弱,同樣拒絕了奧地利的調停。這樣一來,只有再一次把事態交由刀槍去解決了。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warfare/campaign/leipzig/detail_8.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ll12212013 的頭像
    Bill12212013

    Bill12212013的部落格

    Bill1221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