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經典戰役
萊比錫戰役(十二) 雙方的新計劃
Battle of Leipzig 1813.10.16–19
為了穩紮穩打地戰勝拿破崙,聯軍這一次制定了周密的計劃,總司令施瓦爾岑堡率波希米亞軍團沿易北河左岸向北推進,直指德累斯頓,務求奪取法軍這個集結中心和重要補給基地,從南面對法軍的翼側構成威脅,貝爾納多特的北路軍團負責掩護柏林,牽制易北河下游的法軍,並相機沿易北河向維滕堡前進,從北面威脅法軍,布呂歇爾的西里西亞軍團處於中央地位,從東向西實施正面進攻,並根據法軍的動向赴援波希米亞軍團或北路軍團。同時,在戰法上作出了明確的決定:有計劃地回避拿破崙,專門攻擊由他的元帥們指揮的部隊,一旦法國皇帝趕來,立即實施撤退,並且強調,三個軍團要在行動上加強統一和協調,以打破拿破崙一貫對聯軍採取的各個擊破戰法。
拿破崙面對著敵人的優勢兵力,而且知道自己正處在南、北、東三面包圍之中,但他仍和以往一樣,絲毫沒有懼色。他分析,聯軍分佈在從布拉格到柏林這樣一個半圓形的漫長戰線上,要協調行動是很困難的。法軍佔據著易北河以西的廣大地區,處於敵半圓形戰線的圓心,居於內線,便於選擇有利方向主動實施打擊。然而,偵察材料的不足使他難以對敵情作出準確的判斷。據他估計,奧地利方向的聯軍波希米亞軍團,必須以一部兵力監視位於因河沿線的法軍,所以它能集中起來的兵力不會超過十萬人,因此,他認為,聯軍的主力是西里西亞軍團,其兵力大約在二十萬人左右。可是事實恰好相反。聯軍的西里西亞軍團只有十餘萬人,而波希米亞軍團則超過了二十四萬,是它的主力。
基於這個判斷,拿破崙決心對波希米亞軍團實施防禦,堅守德累斯頓,確保法軍翼側和後方的安全。同時,以主力向東面的西里西亞軍團實施進攻,切斷它同南北兩個軍團的聯繫,在打垮該軍團以後,視情況向南卷擊,殲滅波希米亞軍團。另外,以一部兵力朝柏林方向開進,並令漢堡的第十三軍東進,兩支兵力配合攻佔柏林,殲滅聯軍的北路軍團。
為了執行這一計劃,拿破崙作了如下部署:原駐科特布斯及其以東地區的第四、第七、第十二軍和第三騎兵師約七萬餘人,迅速向德累斯頓以北的呂本地區集中,由十二軍軍長烏迪諾元帥統一指揮,向敵北路軍團進攻,佔領柏林,原駐漢堡的第十三軍配合南面進攻部隊殲滅敵北路軍團,爾後迅速東進,解救被圍的什切青和庫斯特林兩個要塞,原駐德累斯頓以南皮爾納的第十四軍和即將開到的第一軍,在德累斯頓以南地區組織防禦,由聖西爾負責指揮,監視敵波希米亞軍團的行動,保障主力翼側和後方的安全,原駐博伯爾河以東累格尼察,亞沃爾地區的第十一、五、三、六軍和第二騎兵師共十四萬餘人,由麥克唐納統一指揮,先集中於博伯爾河一線,等待敵西里西亞軍團前來進攻,而後將它殲滅。拿破崙本人率近衛軍和其餘各軍暫駐包岑地區,作為總預備隊。
拿破崙這一部署的著眼點是實施中間突破,爾後向南卷擊,直趨布拉格和維也納。對於聯軍的主力波希米亞軍團,拿破崙當時並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他認為,在這個方向上,有易北河這道天塹和厄爾土山脈作屏障,派兩個軍負責防禦已足夠了,更何況聖西爾還是公認的打防禦戰的能手。至於波希米亞軍團可能從側後更遠的地方切斷法軍與本土之間的聯繫問題,拿破崙根本不予考慮。他認為,四十萬大軍據守著要塞體系,又有易北河這樣的天塹為依託,敵軍是不可能對它進行包圍的。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warfare/campaign/leipzig/detail_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