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為軍事統帥的拿破崙


第八章 第一執政與馬倫哥戰役(1800)(二)


  起初,梅拉斯還以為預備軍團不過是一個六七千人的軍。可是當他發現後方的威脅比他所想像的要嚴重得多時,他便努力把其分散的部隊集中到亞歷山大里亞地區。29日,他進抵阿斯蒂,隨後又進抵亞歷山大里亞,並命令奧特解除對熱那亞的圍攻,北上沃格拉以確保皮亞琴察的波河渡口。


  拿破崙在米蘭立足之後,就想奪取位於瓦蘭察和皮亞琴察之間的波河渡口以便切斷奧軍所有可能的退路。在帕維亞率領華亭師的拉納奉命於64渡過波河,並奪取斯特拉代拉;在皮亞琴察率領包德師的繆拉奉命就地渡過波河,然後西進以支援拉納。此時,還組建了一個新師由加爾達內指揮。67,拉納和繆拉均渡過波河,只遇到了輕微的抵抗。拉納還佔領了重要的斯特拉代拉交叉路口。次日,拉納奉命向西南方向通往亞歷山大里亞途中的沃格納推進。89清晨,拉納的法軍前衛華亭師與奧特軍的前衛遭遇,奧特是於65離開熱那亞,並奉梅拉斯之命奪取皮亞琴察處的波河渡口的。維克托率沙門巴克師前去支援拉納,結果在卡斯特吉奧發生了一場持續九小時的激戰。奧軍大敗並被逐回小村芒泰貝洛,丟下六門火炮,傷亡二千人,被俘者五千人。法軍則傷亡五百人。


  610,拿破崙和貝爾蒂埃渡過波河,並在斯特拉代拉建立了軍團司令部。次日,拿破崙著眼於即將在托爾托納地區進行會戰而再次整編了他的部隊。此時,德塞將軍已從埃及回國並加入了預備軍團。德塞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1798年在上尼羅河谷戰役中,他積極主動,戰績輝煌。這次,拿破崙把由包德師和莫尼爾師組成的一個軍(八千九百人)交給他指揮。維克托軍(九千人)由沙門巴克師和加爾達內師組成。而拉納軍(五千一百人)還是華亭那個師。這三個軍(二萬三千步兵)加上繆拉指揮的四個騎兵旅(共三千七百人),構成了拿破崙在波河南岸的打擊力量。迪埃斯梅軍(一萬一千六百人)和蒙塞軍(九千九百人)則佈置在波河北岸保護法軍的交通線。


  611,拿破崙把他的打擊力量二萬七千人集中在沃格拉附近。沃格拉位於托爾托納東北十英里處,是一座擔任護橋任務的小要塞。沃格拉至亞歷山大里亞的道路就是通過這座橋樑越過斯克里維亞河的。由於暴雨成災,此時河水橫溢。拿破崙認為奧軍將會扼守該河,所以斷定將在那裡進行決戰。因此,第二天,他下令以五英里寬的正面繼續向斯克里維亞河前進。拉納軍在右,指向卡斯特洛諾;維克托軍在左,指向托爾托納;德塞軍在蓬特庫隆作預備隊。每一個軍都配屬一個繆拉師的騎兵旅。蒙塞軍的拉普師奉命從帕維亞進抵波河南岸,並加入德塞的預備隊。軍團司令部則從斯持拉代拉轉移到卡斯特吉奧,接著又進至沃格拉。


  612大軍進抵斯克里維亞河,未遇任何抵抗。於是次日繼續向亞歷山大里亞推進。拿破崙對於奧軍的撤退深感困惑,他推斷梅拉斯正在有意跟他兜圈子,以誘敵上鉤,奧軍或者將從瓦蘭察渡過波河,或者將往南退至熱那亞。不過,他認為後一種可能性更大。所以,中午他把德塞的預備隊一分為二,莫尼爾師被派往拉納軍充實拉納的預備隊,而令德塞率包德師前往托爾托納以南十二英里的塞拉伐里,封鎖亞歷山大里亞至熱那亞的道路。與此同時,拉納軍和維克托軍繼續向博爾米達河蜿蜒曲折的河谷西進,目前這條河阻塞了通往亞歷山大里亞的接近路。在亞歷山大里亞東南兩英里半處,有一個小村叫馬倫哥,維克托軍的前衛加爾達內師在那裡受到了奧軍一支後衛部隊的攔阻。經過一場激戰,奧軍丟下了兩門大炮和幾百名戰俘,於下午6時向亞歷山大里亞逃遁。當晚,拉納軍和維克托軍在卡斯特爾切利奧洛與馬倫哥之間兩英里寬的正面上宿營。拿破崙從沃格拉騎馬來前線偵察,黃昏時分,他派了一名參謀去看看博爾米達河上的橋樑是否完好。這位軍官謊報說該橋已遭破壞,這就使第一執政更加深信梅拉斯正在撤離亞歷山大里亞。於是,他返回馬倫哥以東七英里處的托雷第加諾伐利過夜。


  613黃昏,當拿破崙期待著一場決定性的會戰的到來時,他在斯克里維亞河與博爾米達河之間的馬倫哥平原上已集結了維克托和拉納的兩個軍(一萬七千七百人)和繆拉的三千七百名騎兵。拉普師和第一執政的近衛軍(共四千三百人)則留在蓬特庫隆作預備隊。所以,其總兵力為二萬五千七百人,因為前一天他已將德塞所率的包德師(五千三百人)派往熱那亞方向執行封鎖道路的任務去了。


  他對於敵方的實力和意圖仍一無所知。實際上奧軍總司令已決定強行東進以便在皮亞琴察渡過波河。為此,他早已命令奧特軍從熱那亞向皮亞琴察運動,但這一企圖已於69被拉納在卡斯特吉奧.芒泰貝洛所取得的勝利所挫敗。梅拉斯現打算以其集中的全部兵力突破法軍封鎖,其兵力計有步兵二萬三千三百人,騎兵五千二百人,因為,為阻截馬塞納和絮歇,他已往阿奎方向派去了一個騎兵旅(二千三百人)。所以,單就可動用的兵力而言,法奧雙方基本上是勢均力敵的。


  也許除了滑鐵盧之外,馬倫哥之戰比歷史上任何其他戰役所引起的傳說都多。法國官方在615所發表的公報和拿破崙本人的回憶錄都同樣會使人誤入歧途,因此人們只好根據其他官方材料對事件的始末加以綜述。


  那天夜晚平安無事,所以拿破崙仍深信梅拉斯已經向北或者向南溜走。


  14日清晨,他命令在蓬特庫隆作預備隊的拉普師北渡波河,然後往西朝瓦蘭察方向搜索。里伐德的騎兵旅也被派往位於沙里的右翼。同時,他還派人去通知德塞往西朝波佐羅、弗米加諾方向派出一支搜索隊以探明敵人的行蹤,德塞已於日前被派往羅維。這些命令剛一發出,會戰就在上午九時左右突然爆發,奧軍越過博爾米達橋出其不意地大舉進攻。與拿破崙收到的報告正好相反,河上那座橋不但沒有被破壞,而且另外還有兩座浮橋通向一座嚴密設防的橋頭陣地。從這裡,三支強大的奧軍直撲拉納和維克托所據守的前哨陣地。一場殊死的戰鬥隨即展開。經過兩小時的激戰,加爾達內師被逐出了馬倫哥。維克托派沙門巴克師前往增援,但法軍仍不能收復失去的陣地。位於右翼的華亭師也被逐出了卡斯特爾切利奧洛。上午11時,拿破崙以其唯一可動用的預備隊莫尼爾師支援華亭師,因為拉普師已被他派到波河彼岸去了。他派一名副官去召回拉普,但是命令一直到傍晚才送到。莫尼爾師雖一度奪回了卡斯特爾切利奧洛,但最後還是被逐出。此時此刻形勢極為嚴重:拉納軍和維克托軍傷亡都很大,彈藥也消耗殆盡;更為嚴重的是法軍僅有十五門炮參戰,而奧軍卻有近百門炮;由於炮兵遠居劣勢,法軍的這兩個軍不得不且戰且退;在三個騎兵旅反衝擊的掩護下,他們一直退到四英里半外的聖吉利亞諾村。


  拿破崙和他的參謀們,這時騎馬趕到了聖吉利亞諾,但由於已無預備隊可用,會戰看來敗局已定。當天早些時候,在他意識到他正受到梅拉斯全部兵力的攻擊時,他曾派副官布魯耶爾斯到十二英里之外的塞拉伐里去傳令德塞火速趕回聖吉利亞諾。下午5時,正當千鈞一髮之際,德塞率包德師趕到了。拿破崙、貝爾蒂埃和德塞匆匆在馬背上緊急會商。德塞說,他在反攻之前必須有強有力的炮火準備,他帶來了包德師炮兵的八門炮,加上馬爾蒙仍在戰場上使用的十門炮,共十八門炮,以此對勝利中的奧軍縱隊用霰彈實施近距離急襲。包德把他的兩個步兵旅部署在亞歷山大里亞道路的兩側,而德塞則身先士卒領導反衝擊,但不幸重傷身亡。拿破會命令克勒曼(5)支援反衝擊,當時克勒曼的騎兵旅僅剩下四百人,另外再加上第一執政近衛軍的兩個騎兵連,克勒曼揮鞭向業已動搖的奧軍縱隊的左翼衝擊,在通往凱西納格羅薩方向殺開了一條血路。這個步、騎、炮三兵種的聯合反攻似乎摧垮了奧軍的士氣。奧軍驚慌失措,向橋頭陣地倉皇撤退,紛紛奪路過河,人馬亂成一團。當晚,法軍在他們前一夜所據守的卡斯特爾切利奧洛至馬倫哥一線宿營。


  這一仗,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法軍傷亡五千八百三十五人,而奧軍則高達九千四百人,占梅拉斯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次日上午,梅拉斯派人持停戰旗前往法軍陣地請求休戰。15日傍晚,貝爾蒂埃和梅拉斯簽訂了亞歷山大里亞停戰協定。雙方同意在最後和約簽訂之前停止在義大利境內的一切敵對行動。同時,奧軍應不遲於626撤至波河以北和明喬河以東地區。為了隔離法奧雙方的軍隊還應在齊斯河與明喬河之間劃一個非軍事區。


  從預備軍團的前衛越過大聖伯納德山口算起恰好過了一個月。義大利境內的戰事現已結束。第一執政在國內戰線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親自處理。他把預備軍團併入義大利軍團,並全部交給馬塞納統率,他自己則於625啟程返回巴黎。


  對於拿破崙翻過阿爾卑斯山從背後攻擊義大利北部的奧軍這一大膽的戰略構想,人們是佩服的,但是在實施這一構想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許多失誤。這些失誤有軍事行政方面的,也有戰略戰術方面的,如同俄將蘇沃洛夫一年前在類似嘗試中所遇到的一樣,幾乎以失敗而告終。說實在的,要不是在馬倫哥會戰高潮時交了一點好運,他必輸無疑。


  179911月霧月政變拿破崙成為第一執政後,他既要統率法國的陸、海軍,又要治理一個擁有三千萬人口且處於混亂之中的國家。當時,國庫空虛,武庫裡的武器、彈藥及裝備庫存也消耗殆盡。軍隊因在義大利戰場屢遭失敗而士氣低落。儘管拿破崙接過的是一副爛攤子,但他不僅在萊茵河一線維持了一個十萬人的軍團,在阿爾卑斯山的濱海地區維持一個五萬人的軍團,而且還在四個月內為其大膽的計畫創建一個全新的預備軍團。所以,無怪乎這支大軍越過阿爾卑斯山時,武器彈藥匱乏,步兵和騎兵都未達到編制人數。拿破崙在貝爾蒂埃的協助下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並且取得了如貝爾蒂埃所聲稱的“不可能取得的成就”。


  然而,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具體行動卻沒有精細地加以計畫,對於實際困難也往往估計不足。拿破崙最初的意圖是要部隊翻越斯普流根山口和戈塔德山口來一個大迂回。直到4月初,梅拉斯進攻利古里亞亞平寧山區的馬塞納部時,立即取近道進兵才變得緊迫起來。於是,拿破崙命令貝爾蒂埃翻越辛普朗山口和大聖伯納德山口。而最後,聖戈塔德山口和辛普朗山口卻又都劃給了萊茵軍團的分遣部隊。阿爾卑斯山各山口的預先偵察工作指定一名尉官負責,該尉官的任務實際上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對於炮兵翻山時的運輸問題卻欠考慮,而拿破崙所特製的運炮雪橇又證明毫無用處。要不是聖皮埃爾布爾格的伐木者幫忙,法軍的火炮恐怕永遠也運不過去。


  進軍過程中的第二大障礙是巴爾德堡,那裡出現的抵抗是事先不曾料到的。由於缺乏中型火炮對付它,致使該堡阻滯全軍達十四天之久。


  當拿破崙526終於抵達伊夫雷亞時,儘管馬塞納部已瀕於饑餓的邊緣,但拿破崙卻仍完全放棄南下熱那亞援救馬塞納的原定計劃,調頭東進,攻佔米蘭,並在那裡逗留了一個星期。然而,他滿可以把佔領米蘭的任務交給蒙塞軍,因為該軍當時正在通過聖戈塔德山口。拿破崙本人則應進軍都靈,擊敗梅拉斯,因為後者在都靈僅有凱姆和哈迪克兩個師共八千六百人,其他奧軍師或在 一百三十英里 外的尼斯與蘇爾特交戰,或在 一百一十五英里 外的熱那亞圍攻馬塞納。作為另一種選擇,拿破崙也可以放心地置都靈的梅拉斯於不顧,而南下解熱那亞之圍。但拿破崙對於馬塞納全軍的命運卻漠不關心,在米蘭整整待了一週,他一心只想佔領帕維亞和克雷莫納之間的波河渡口以切斷梅拉斯得以逃回曼圖亞的一切退路。這固然是一個明智的預防措施,但如果用當時在米蘭地區的蒙塞軍(七千七百人),代替迪埃斯梅軍去實現這個目的,也可以收到同樣好的效果。結果,拿破崙在馬倫哥最後與敵遭遇時,身邊連一個戰術預備隊都沒有。如果不派迪埃斯梅軍去擔負這種次要任務,拿破崙在會戰當天本來有兩師預備隊(查博蘭師三千四百人,洛伊森師五千三百人)可動用。


  會戰前一天,拿破崙根據他對梅拉斯意圖的妄自猜測,居然輕率到這種地步,以致把他最有才幹的軍長德塞以及戰鬥力最強的師之一(五千三百人)派往南方去作徒勞無益的搜索,而在會戰當天,他又派拉普師(三千五百人)作反方向搜索,以致當天中午,在會戰的關鍵時刻,他身邊已無任何預備隊可動用。要不是德塞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及時趕到,他是註定要失敗的。


  在馬倫哥,法軍不僅缺乏步兵預備隊,同時也缺少炮兵支援。在包德師下午5時趕到之前,馬爾蒙只有十五門炮可投入戰場用於支援四個步兵師。當時,這四個師正受到壓倒優勢的炮火攻擊。這種缺乏炮兵支援的狀況似乎很難原諒。因為法軍在米蘭、帕維亞、皮亞琴察等地的軍火庫中曾繳獲了大量火炮。


  法軍有四個騎兵旅,另外繆拉手中還有一個預備旅,總的說也使用得不甚得法。繆拉給每個步兵軍都配屬了一個騎兵旅,但他們參加步兵會戰收效甚微。直到最後,克勒曼在凱西納克羅薩附近英勇衝殺時,才給德塞發動反衝擊助了一臂之力,給敵以致命打擊。613法軍官方是這樣記述的:


法軍所有的輕騎兵都奉命去搜索平原,步兵隨後跟進,但僅僅是為了探明敵方的意圖而已,並沒想到要在馬倫哥平原打一場惡戰。


  這些偵察完全是徒勞無功的。拿破崙如果派騎兵旅分別代替包德師和拉普師去塞拉法爾和波河北岸,其結果也許會更好些。


  如果不是對拿破崙的情報工作的無能深感震驚,人們是不會去研究馬倫哥會戰的始未的。對於奧軍的位置、兵力和奧軍指揮官的意圖,拿破崙似乎從未能作出正確的估計,儘管事實上他是在一個四年前即已被法軍佔領的國家作戰。據奧國的資料宣稱,拿破崙曾受奧軍參謀長查赫所安插的一名雙重間諜的欺騙。查赫誘使拿破崙相信梅拉斯正準備在瓦蘭察和卡薩列處渡過波河以便在帕維亞迂回包抄法軍。這也就是614拿破崙派拉普師渡過波河並把裏伐德的騎兵旅派往薩勒的原因之所在。當馬塞納於64在熱那亞最後投降時,拿破崙一直到8日才聽到這個消息,而且也僅僅是從梅拉斯上呈維也納的一個戰報中獲悉的,該戰報在皮亞琴察為繆拉所截獲。


  人們可以推斷,拿破崙在馬倫哥戰投中一定吸取了許多有益的教訓,因為在其後的戰役中我們再也沒有發現他在沒有相當的步兵和騎兵預備隊的情況下與敵交戰。在後來的戰役中,他廣泛地使用輕騎兵擔負搜索工作,而保留重騎兵供集中突擊之用。同時,他還十分留意組織一個有效的情報機構。


  第一執政是幸運的,因為其對手是七十一歲高齡,毫無生氣的梅拉斯。如果是一位較之強硬和敏捷的對手,那麼對拿破崙所犯錯誤的懲罰就要比這嚴厲得多了。



1)盧森堡宮,16151620年法國王妃瑪麗.德.麥第奇在塞納河左岸建造的宮殿,現在成為上議院。


2)卡爾諾(17581823),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工兵軍官,曾為五位督政官之一,果月十八政變(179794)後被放逐。179912月,他獲准回到了法國。


3)杜邦(17651840),是一位有能力的軍官,但18087月當他在西班牙指揮一個軍時,不幸被西班牙人所圍並被迫作有條件的投降。


4)達維德(17481825)法國古典派畫家。


5)克勒曼(17701835),繆拉的騎兵旅長之一。瓦密之戰(1792)的英雄弗蘭西斯克利斯朵夫.克勒曼將軍之子。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napoleon/biography/b2/part_8.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ll1221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