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為軍事統帥的拿破崙


第十章 烏爾姆戰役和奧斯特里茨戰役(1805)(一)


  拿破崙的軍事生涯在1805年夏季達到了頂峰,但十年之後他卻在這個頂峰上跌落下來以慘敗而告終。所以,在此對他以前所取得的軍事成就作一簡要分析是適宜的。


  1796年的第一次義大利戰役,拿破崙以迅速擊敗皮埃蒙特和奧地利聯軍拉開戰幕,的確是進攻戰略的一大傑作。當時,皮奧聯軍的力量比他強大,他便在內線採取行動,先在兩個結盟的敵手之間打進一個楔子,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各個擊破。初戰取勝之後,他便實施無情的追擊,結果贏得了輝煌的勝利,儘管洛迪之戰的勝利也許是不必要的。此後,當眾寡懸殊而被迫採取守勢時,他又乘奧軍維爾姆澤部短暫分兵之機,迅速轉入進攻。這樣就使他在8月初贏得了卡斯蒂利奧內大捷。9月,再次對敗敵窮追不捨又使他贏得了巴薩諾之戰的勝利。而阿爾柯拉防禦戰則是靠熟練地機動預備師而取勝的。


  1797年的勝利同樣引人注目。戰役在隆冬開始,先是防禦戰,打得非常艱苦。由於在利沃里實施了出色的戰術性反擊,結果贏得了勝利的桂冠,緊接著把戰略目標又急驟地轉移到曼圖亞。此後,他長驅四百英里把勝利的義大利軍團帶到了距敵國首都不到一百英里的地方。


  1798年對埃及的遠征是在完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的。敵人的戰術訓練和裝備固然停留在中世紀水準,但在乾燥氣候中進行沙漠戰卻異常艱苦,這就要求在組織、訓練和戰術上及時採取應變措施,而拿破崙在這些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他對官兵們的精神感召力也是非凡的,他以必勝的信念激勵著他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誠然,部隊在亞歷山大港登陸的組織工作很糟,如果與他對陣的是一支有戰鬥力的歐洲敵軍,那他必將一敗塗地。其後,治理所征服的東方國家無疑發揮了拿破崙的組織才能,並為他後來治理法國這個更大的任務作好了準備。不過,他向阿克盲目冒進卻是一個戰略錯誤,因而也受到了失敗的懲罰。


  1800年的馬倫哥戰役,作為一次戰略機動,雖然構思十分出色,但由於偵察疏忽和戰術計畫失誤幾乎導致失敗。這次決戰暴露了拿破崙的領導能力也有失常的時候。他本來是輸定了的,因為他沒有保留能影響戰局的戰術預備隊,其第一線步兵也缺乏適當的炮兵支援,他也沒有保留任何騎兵預備隊用於乘勝追擊擴張結果。馬倫哥之戰純屬僥倖取勝,這主要是由於敵手無能而取得的。拿破崙對於馬倫哥會戰的指導,遠不如他過去在義大利戰役中所表現的那樣果斷和善於機變。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1805年的事情上來。89,奧、英、俄三國為了防止法國主宰歐洲而結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當時正和他龐大的侵英艦隊一起待在布倫,其大軍團已經作好了上船的準備,只等維爾納夫和岡托姆的聯合艦隊掃清多佛爾海峽便渡海遠征。不過,他已意識到在其後方正在醞釀一場戰亂。731,他寫信給他的外交部長塔列朗說:


我從義大利獲得的情報都說明必有一戰,其實奧地利人對此毫不隱諱。請準備一份致奧地利大使科本茲的照會,在適當的時候交給他。該照會應寫得娓娓動聽,入情入理。


  拿破崙仍急於先對英國發動一次致命打擊,再對付其大陸上的敵人。但89,他獲悉維爾納夫的艦隊剛從西印度群島返回便於722在費羅爾港附近為考爾德所攔截,而岡托姆根本就未曾離開布勒斯特。他發動入侵的希望開始破滅。812,他寫信給塔列朗說:


請告訴奧地利大使科本茲,我在等待他的答覆。如果得不到答復,我將進入瑞士並撤除我在海峽沿岸兵營。不允許拖延搪塞,不允許在蒂羅爾有任何外軍,奧軍必須返回他們原來的駐地。否則,我就要開戰。


  這本身就是一個狡詐的騙局,因為它企圖使奧軍相信法軍將從義大利方向發起主攻。次日,他寫信給康巴塞雷斯說:


奧地利正在武裝,而我希望它解除武裝。如果它不按我的意願去做,我將率二十萬大軍登門進行一次令它長時間都難以忘懷的訪問。奧地利欲與我交戰簡直是發瘋。現在歐洲還沒有哪支軍隊能與我匹敵。


  不過,他依舊沒有離開布倫,他仍希望他的艦隊在最後時刻會突然出現。最後一直到823,他才完全放棄侵英計畫,並決定在俄國援軍趕到之前先進攻奧地利。那天,他寫信給塔列朗說:


我越考慮歐洲局勢,越迫切感到要採取決定性的行動。到四月份,我就會發現在波蘭有十萬領英國薪餉的俄國軍隊,在馬爾他有一萬五到兩萬英軍,在科孚島也會有一萬五千俄軍。到那時,我們的情況就危急了。


  為了一勞永逸地擊敗奧地利,拿破崙決心佔領維也納。通往奧地利首都的戰略走廊一共有兩條:一條是多瑙河谷,另一條是波河河谷。拿破崙在1796月和1797年的戰役中,曾成功地取道波河河谷進軍維也納。而180O年馬倫哥之戰擊敗梅拉斯也是在這條河谷之中進行的。為了防止他沿這條戰略軸線再次勝利進軍,奧地利最高當局集結了一支九萬五千人的部隊據守阿迪傑防線,由奧地利最優秀的軍事將領,34歲的查理大公指揮。就政治意義而言,由於奧地利希望收復倫巴第,所以波河流域對於奧地利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地區。為了阻塞多瑙河谷這條戰略通道,奧軍在因河一線即奧地利與巴伐利亞邊境還集結了另外一支六萬人的部隊,由涉世未深的費迪南大公指揮。費迪南大公年方二十四歲,不過其參謀長卻是五十三歲的老將麥克。由於俄奧的聯盟,這支部隊在十月份還將得到十萬俄軍的增援,後者正通過波蘭和摩拉維亞西進。


  奧軍的作戰計畫是這樣的:查理大公對付法國的義大利軍團,該軍團當時正據守著阿迪傑河防線,即維羅納至阿迪傑河與波河會合處一線。同時,費迪南大公則經上多瑙河谷前進到其支流伊勒河一線,以期謀取巴伐利亞選帝侯二萬五千可用之兵的支援。奧軍在那裡應能牽制法軍的任何進軍直至俄國援兵到達,後者將使他們在數量上獲得可觀的優勢以致足以入侵法國本土。


  這是一個十分穩妥的計畫,而拿破崙只有靠行動迅速和反應靈活才能挫敗它。拿破崙的主要目標是在俄軍到達之前進攻多瑙河谷裡的費迪南大公;但同時又要設法牽制住波河河谷的查理大公,不讓他增援多瑙河戰線。823,他決定實行 五百英里 強行軍,把整個大軍團十七萬六千人從海峽沿岸轉移到多瑙河這邊來。同時還把已退休的四十七歲的馬塞納元帥也請了出來,要他指揮六萬五千人的義大利軍團,以在維羅納戰線對抗查理大公。


  拿破崙思想敏捷,實施其計畫不浪費一分鐘。他所採取的第一個措施不僅是軍事性的,也是政治性的。為了確保普魯士在未來的戰爭中持中立立場,他於824派他的宮廷大總管迪羅克將軍前往柏林,與普魯士國王就一項密約進行談判。作為交換條件,他願意將剛兼併的漢諾威割讓給普魯士。接著,他又以個人名義寫信給巴伐利亞、巴登和符騰堡三位選帝侯以及黑森–達姆斯塔特的伯爵,對他們威脅利誘,要求他們與之結盟,他們勉強接受了他的要求。這樣,他就獲得了利用他們的領土作戰場的權利,而且還為自己的軍隊弄到了四萬援軍,不過,其中只有巴伐利亞的二萬五千人尚有一定的戰鬥力。


  處理完外交領域的事務的當天,拿破崙就要求貝爾蒂埃命令五個獨立騎兵師(二萬一千人)向萊茵河平行開進,扼守該河從紐夫布里沙赫到斯特拉斯堡之間的渡口。這些師將構成大軍團的前衛。次日,他派其妹夫繆拉親王以“包爾蒙”上校的假名,對巴拉丁納、巴伐利亞和黑森林作一次快速偵察,並就道路狀況和河川的寬度提出報告。繆拉擬於913回到斯特拉斯堡,屆時,他將暫行代理大軍團總指揮,皇帝到達後再統領騎兵軍。


  拿破崙的工程兵高級軍官貝特朗將軍也被派往上述地區,對那裡的一切橋樑、渡口以及徒涉場作更詳細的偵察,特別注意瞭解多瑙河、因河、萊希河和伊薩爾河河岸的性質。皇帝的另一名親信參謀薩瓦里將軍則被派往符騰堡境內作類似的偵察。拿破崙指示貝爾蒂埃準備一種標示奧軍各個部隊及其最近所處位置的卡片索引,以便皇帝能逐日查看奧軍的戰鬥序列。貝爾蒂埃在拿破崙尚未進軍校之前就已經是一位訓練有索的參謀軍官,但這項命令典型地表明皇帝對參謀工作的每個細節都是關注的。


  826,拿破崙指示貝爾蒂埃向大軍團下達進軍令。最北面的那個軍是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當時正佔據著漢諾威,他奉命92出發,99到達格丁根;馬爾蒙的第二軍從布魯日出發,定於915到達美因茨。然後兩軍均進至巴拉丁納的維爾茨堡。在那裡,他們將與符雷德將軍指揮的巴伐利亞部隊會合。第三、四、五、六軍827出發,定於926,到達斯特拉斯堡和曼海姆之間八十英里正面上萊茵河各渡口。奧熱羅的第七軍在布勒斯特,因此,其行程也最遠。他奉命在紐夫布里沙赫渡過萊茵河,佔領弗賴堡地區以便封鎖黑森林的出口。


  大軍團從海峽沿岸到萊茵河邊的行軍,全程 三百七十五英里 ,是歷史上偉大的戰略機動之一。它使人想起一個世紀前,馬爾波羅由低地國家到多瑙河的進軍,但拿破崙的兵力是馬爾波羅的九倍。最後的進軍令是829從皇帝大本營發出的。當時,大軍團是這樣編成的:


第一軍(貝爾納多特),2個步兵師(每師9個營),1個輕騎兵師,15000人;


第二軍(馬爾蒙),3個步兵師,1個輕騎兵師,20000人;


第三軍(達武),3個步兵師,1個輕騎兵師,25000人;


第四軍(蘇爾特),3個步兵師,1個輕騎兵師,28000人;


第五軍(拉納),3個步兵師,1個輕騎兵師,26000人;


第六軍(內伊),3個步兵師,1個輕騎兵師,21000人;


第七軍(奧熱羅),2個步兵師,14000人;


近衛軍(貝西埃爾),1個步兵師,2個騎兵團,6千人;


騎兵軍(繆拉),5個騎兵師,21000人;


共計:20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260門野戰炮,176000人。


  調集到各前進港的登陸船隻都已全部集中到布倫港,由前線各團第三營組成的一支佯攻部隊在布律納元帥指揮下,留在原有營地以阻遏英軍。94,皇帝離開布倫前往馬爾梅松。大軍團已經開拔。除奧熱羅軍外,其他各軍到926均已抵達萊茵河前線。


  這支龐大的軍隊的飲食供應給後方勤務提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每人出發時僅攜帶了四天的乾糧。此後,各單位就在他們途經之地徵收糧秣給養,幸虧這些地方都十分富饒,而且正好秋收剛剛結束。


  913,拿破崙還在巴黎,他獲悉奧軍在10日渡過了因河並已侵入巴伐利亞。其盟友巴伐利亞選帝侯約瑟夫已從慕尼黑撤至維爾茨堡,並在那裡與貝爾納多特軍取得了聯繫。一週後,繆拉報告說,奧軍正逼近烏爾姆並沿伊勒河一線構築工事,該河正好在這個要塞區與多瑙河匯合。這個消息真是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如在烏爾姆下方越過多瑙河,那麼拿破崙就能插入奧軍和俄軍之間,同時還可以切斷他們與維也納之間最便捷的交通線。他右手的兩個軍(拉納和內伊)本來奉命向烏爾姆進軍,現又奉命取道斯圖加特和路德維希堡向海頓海姆和甘德爾芬根(分別位於烏爾姆之北和東北)進軍以探明敵軍北翼的位置。第一、二、三、四軍則繼續向東南前進,在因戈爾施塔特和多瑙沃爾特之間渡過多瑙河,然後間慕尼黑和奧格斯堡推進。這樣,他們就將橫跨奧軍主要交通線的兩側並把奧軍與即將到達的俄軍隔開。


  此時大軍團正以每天 十五英里 的速度向萊茵河一線前進,因此拿破崙現在也就有點時間處理諸如海上戰略方面的一些事情。913,他寫了一篇冗長而又不足以令人相信的備忘錄,題為“我創建布倫艦隊的目的”。在最終放棄侵英計畫之後,他於14日又給維爾納夫下達了一項新的指示。當時,維爾納夫指揮著法國的主力艦隊,擁有法國和西班牙大型戰艦三十二艘,但被英國海軍封鎖在加的斯。維爾納夫奉命衝破封鎖進入地中海,在卡塔吉納與另一支西班牙海軍中隊會合後,駛往那不勒斯,把法國的援軍送到那裡登陸,爾後再回到土倫整修。這一災難性的命令結果使維爾納夫的艦隊一個月後被納爾遜全殲於特拉法加。然而,由於對維爾納夫已喪失信心,次日他又命令維爾納夫把指揮權移交給羅西里將軍,而羅西里剛到達馬德里就聽到維爾納夫全軍覆沒的消息(1)。


  為了使其剩下的海軍繼續發揮作用,拿破崙於917又命令他的海軍部長派六支小型海軍遠征隊,分別出訪聖赫勒拿、馬提尼克、巴巴多斯、聖多明各、牙買加、卡宴、寒內加爾和毛里求斯,以炫耀法國國威,襲擾英同的商業活動並“劫掠愛爾蘭海岸”。但由於法國在大西洋沿岸的所有港口都在英國的有效封鎖之下,所以上述訪問一次也未能成行。


  現在對奧戰役日益要求拿破崙集中其全部注意力,因此他也就停止向他困守港內的海軍亂發指示了。924,他離開巴黎前往斯特拉斯堡去從事地面戰爭,而這方面他倒是駕輕就熟的。


  離開巴黎之前,拿破崙於917曾下令各縱隊的指揮官在25日渡過萊茵河並向東南方的上多瑙河挺進。其北面的六個軍,以繆拉的騎兵軍為前衛,在 七十英里 寬的正面上越過南德意志,像一條大章魚的觸手一樣,四面伸張以捕食獵物。僅在烏爾姆附近即奧軍指揮官麥克的所在地,才遇到一點抵抗。


  夏季的好天氣對於從海峽沿岸至萊茵河的進軍還是非常有利的。但一進入十月的第一週,當法軍穿過奧登瓦爾德和蘇比亞侏羅時,雨水就多了,整個地區成了一片泥海。在其左翼的末端,原來集結在維爾茨堡的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和符雷德的巴伐利亞軍,現已穿過安斯巴赫和魏森堡,在因戈爾施塔特渡過多瑙河並繼續朝南向慕尼黑進軍。在這次進軍中,貝爾納多特冒犯了中立的安斯巴赫公國。由於該國是普魯士領土,所以普軍非常惱火,而拿破崙也只好一再道歉,這才勉強使普魯士國王沒有投入奧地利人的懷抱。


  馬爾蒙的第二軍已在美因茨渡過萊茵河並且也集結於維爾茨堡。他沿著與第一軍平行的路線經羅膝堡前進並在諾伊堡渡過多瑙河。該橋亦將供達武的第三軍使用,當時他已在曼海姆附近渡過了萊茵河。位於中央的蘇爾特的第四軍則奉命經海爾布隆與第三軍平行前進,在多瑙沃爾特渡過多瑙河後繼續朝南向奧格斯堡進軍。拉納的第五軍和內伊的第六軍已分別在斯特拉斯堡和卡爾斯魯厄渡過了萊茵河。他們原來奉命進軍烏爾姆,由於現已得知該要塞為麥克的主力所扼守,於是改而穿過斯圖加特和路德維希堡向北繞行,並奉命在烏爾姆下游 二十五英里 處的迪林根渡過多瑙河。


  拿破崙本人是924清晨離開巴黎的,兩天之後到達斯特拉斯堡,在那裡他找到了他的近衛軍。此後,他便把他的大本營依次移向路德維希堡、格蒙德、阿倫和諾德林根,並於108,在多瑙沃爾特渡過多瑙河。至此,整個大軍團都到達或者渡過了該河。法軍現已穩穩當當地橫跨在奧軍交通線的兩側,所以儘管戰鬥還未打響,法軍實際上已贏得了這次戰役。


  奧軍其實是由麥克指揮的,年輕的費迪南大公只不過是個傀儡而已。麥克現已陷入一種絕望的境地,他從未料到法軍竟如此神速地包圍了他的右翼,所以他仍然向西面對伊勒河,期待著法軍從這個方向出現。在其右翼,金邁爾軍正守衛著烏爾姆和多瑙沃爾特之間的多瑙河。108,繆拉在馬爾蒙和蘇爾特兩個軍的支援下,把金邁爾向南逐往慕尼黑方向。然後,轉而向西,在韋爾廷根(位於多瑙沃爾特西南 十五英里 )與奧勞伯格指揮的一個擁有十二營兵力的加強師遭遇,該師是奉麥克派遣增援金邁爾的。繆拉立即發起攻擊,結果打退了這支部隊,俘敵三千八百人。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接著追擊金邁爾,於1012進入慕尼黑,在瓦塞堡把金邁爾趕過了因河,使其遭受嚴重損失。


  麥克率領的五萬人現被壓縮到烏爾姆附近,大章魚的觸手正步步向他進逼。拿破崙命令馬爾蒙的第二軍南進奧格斯堡,然後再向西進佔俯控烏爾姆之南的伊勒河的山脊。達武的第三軍則奉命移向東南的達豪(位於慕尼黑西北 十四英里 )充作預備隊,一旦俄軍到達就支援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蘇爾特的第四軍奉命穿過奧格斯堡南進,直抵蘭茨貝格的萊西河谷,然後再轉身西進梅明根,渡過伊勒河並切斷烏爾姆與南部的交通線。拉納的第五軍和內伊的第六軍則沿多瑙河兩岸向西挺進烏爾姆。至此,對烏爾姆已構成合圍之勢。


  拿破崙知道,他只要一收網,麥克就完蛋了,但他也知道俄軍正穿過摩拉維亞前進, 一兩 週內即可到達慕尼黑。為了集中精力處理這一新情況,他於1012委派他的妹夫繆拉指揮一個特遣隊去烏爾姆完成殲滅麥克的任務。繆拉除了自己的騎兵軍外,還加強了拉納和內伊兩個軍。內伊和拉納兩軍分別從多瑙河左右兩岸圍攻這個陷入絕境的要塞。拿破崙在12日從奧格斯堡發給繆拉的最後指示表明他對作戰細節無一不是深思熟慮的:


繆拉親王:蘇爾特元帥已於昨天中午進抵蘭茨貝格。今天,他正向梅明根前進,但一直要到明天很晚的時候才能到達那裡。我的意思是,如果敵人堅守既有陣地並準備迎戰的話,那麼我方不應在明天而應在後天進攻,以便蘇爾特軍三萬人可以參戰。他將迂回並攻擊敵之右翼,這一機動將確保我們取得決定性的成功。此時,你應在亞爾貝克對面,在盡可能接近你的戰線的地方架設一座跨越多瑙河的橋樑,以便在亞爾貝克的內伊軍與我方其餘兵力連為一體。


……命令你的將領們檢查武器彈藥,並召回所有護送輜重的人員。一切輜重車輛都應送出布林高以外,停放在田野中以保持主要道路暢通無阻。確定騎兵和各步兵軍彈藥補給點的位置,並使每個點上都有充足而未遭雨水淋濕的彈藥。同時,還要為每一個軍確定其主要的急救站。我所指的並非野戰醫院,因為那些醫院必須保持半英里以內的距離隨前線部隊跟進。這不是一個小衝突或遭遇戰,而是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敵人的數量也許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其成敗與否事關重大。屆時,我將親臨指揮。請把我的指揮所設在你認為最合適的地點。我將於明天到達那裡。


  除了這種明確的指示外,拿破崙還訓斥了他的妹夫,因為在他上次的報告中連發文地點,日期或時間都沒有寫---“這簡直是豈有此理”。但繆拉畢竟不是貝爾蒂埃。


  當天,拿破崙還給已抵達蘭茨貝格的蘇爾特下達了下述命令:


決戰時刻到了。命令你的騎兵和乘騎炮兵向梅明根推進,你務必率你的先頭師於上午九時前到達那裡,到後立即向該地發起攻擊,並限於明天內渡過伊勒阿。……爭取奪取位於基爾孟茲的那座橋樑。……與在魏森霍恩的繆拉親王取得聯繫。……敵軍的士氣極其低落。我正派馬爾蒙軍去史龍巴赫,他將於明天到達伊勒河。……擊敗敵人是不成問題的,問題是決不能讓一個人跑掉。


  如果明智地執行拿破崙的命令,是不會有一人漏網的。遺憾的是拿破崙所信託的繆拉元帥不堪當此重任。繆拉雖然是一位騎兵猛將,但卻缺乏戰略頭腦。與皇帝的指示相反,他命令在多瑙河左岸古茲堡附近的內伊軍渡至河右岸(即南岸),這就給烏爾姆要塞的東北面留下了一個空隙。奧軍僥倖的是內伊僅將該軍的部分兵力調到了南岸,但這種部分調動為奧軍讓開了一條退路。麥克利用這個機會命令魏尼克軍二萬人保護費迪南大公向東北逃走。在亞貝克,內伊的一個師與奧軍發生激戰,俘虜奧軍三千人。而魏尼克經朗根勞、海頓海姆和內爾希海姆突圍而去,事實上正好穿越法軍的交通線。拿破崙派繆拉的騎兵追擊,終於於18日在諾德林根附近將其包圍,魏尼克被迫率八千人投降。費迪南大公置烏爾姆戰役的指揮之責於不顧,率幾百名騎兵經紐倫堡逃到了波希米亞。麥克的另一個師在斯潘根指揮下試圖向南突圍,但在梅明根為蘇爾特所攔截,蘇爾特俘敵五千並繳獲大炮十門。傑拉齊赫軍六千餘人則早在合圍之前就向南逃到了福拉爾貝格。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napoleon/biography/b2/part_10.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ll12212013 的頭像
    Bill12212013

    Bill12212013的部落格

    Bill1221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