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事統帥的拿破崙
第十四章 第二次多瑙河谷戰役(1809)(一)
莫爾所率英軍自科魯尼亞撤走之後,拿破崙便以為他已排除了英軍再次干涉西班牙的一切可能性。誠然,葡萄牙仍有待征服,但此事可以放在徹底打敗奧地利以後再說。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竭盡全力攻佔奧地利首都。通往維也納的捷徑是經由多瑙河谷。1805年,烏爾姆大捷之後,他就是由此打到維也納的。
1月24日,拿破崙從巴利阿多利德一回到巴黎,便立即開始為新的多瑙河戰役組編部隊。他認為奧軍在4月15日之前不會行動,所以覺得有充裕的時間作準備。2月15日,他命令當時正在巴利阿多利德鎮守西班牙北方各省的貝西埃爾把近衛軍送回巴黎。其後一週,情報部門向他呈交了一份奧軍最近兵力部署報告。當奧軍編為九個軍,由查理大公指揮:
右翼位於波希米亞計有:貝利加德伯爵,柯羅華特伯爵,羅森貝格親王,十二萬人;列支敦士登的約翰親王,四萬五千人。
左翼位於施蒂里亞和卡林西亞計有:馮·席勒男爵,卡斯特勒將軍,蓋雷將軍,九萬五千人;
合計:二十六萬人。
另有兩個軍作預備隊,計十萬人,一支在加利西亞由費迪南大公指揮,另一支由路易大公指揮保衛維也納。
查理大公的打擊力量顯然大大超過了法軍在德意志境內可調集的兵力,因為把達武、烏迪諾和貝爾納多特的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九萬人。所以根本不存在拿破崙像1805年那樣立即採取主動進攻的問題。對此,拿破崙明智地決定採用攻勢防禦戰略,聚集兵力,後發制人,待敵暴露意圖後予敵以打擊。所以,在戰爭初期,他只命令德意志境內的部隊在多瑙河谷的雷根斯堡附近集結,靜觀奧軍行動。當務之急是增強德意志兵團的兵力,但由於西班牙的局勢仍不太穩定,他也難以從該戰區抽調過多的部隊。
2月21日,拿破崙令其陸軍大臣克拉爾克派人召請馬塞納元帥,要他指揮一個新組建的“萊茵觀測軍”,因誤傷失明的馬塞納此時已經康復,該軍由四個步兵師和一個輕騎兵師組成,預定3月12日以前在斯特拉斯堡集中。拿破崙接著便向萊茵邦聯的德意志諸國(巴伐利亞、符騰堡、薩克森、巴登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發出警告,說他們的自由正受到奧地利侵略的威脅,因此他們必須進行動員並將他們的軍隊在3月20以前交他調遣。這樣,他就獲得了大約十萬人的增援,其中僅巴伐利亞軍頗有戰鬥力,其他德意志軍隊只適用於維護交通線。這些僕從國君主身不由己,只好俯首聽命。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連.約瑟夫請求讓其王儲指揮巴伐利亞軍,但拿破崙不予批准,而是把指揮權授予但澤公爵勒費弗爾元帥,此公由於缺乏能力,剛被拿破崙從西班牙軍團撤換下來。貝爾納多特則從漢堡調到德累斯頓,奉命接替指揮薩克森國王所提供的軍隊。
有關奧軍在因河右岸集結的報告不斷送至拿破崙手中。3月24日,他命令用馬車把近衛軍從西班牙運回巴黎,以便他們一天能完成三天的行程。貝西埃爾從西班牙北部地方調來指揮德意志軍團的騎兵軍,因為繆拉已被晉封為那不勒斯國王。貝西埃爾原來的職務則由克勒曼將軍接替,後者在馬倫哥戰役時表現突出,調任前一直與朱諾一起在葡萄牙作戰。
3月28日和30日,拿破崙就德意志軍團的編成和部署,向貝爾蒂埃下達了極為詳盡的長篇指示。他預料奧軍將在4月15日發起進攻。因為奧地利駐法大使梅特涅仍在巴黎,尚未申領歸國護照。如果奧軍在4月10日前進攻,那麼法軍就應在萊希河之後集結,右翼置於奧格斯堡,左翼置於因戈爾施塔特和多瑙沃爾特之間的多瑙河谷上,皇帝大本營設在多瑙沃爾特。斯特拉斯堡將作為主要的補給基地,奧格斯堡和因戈爾施塔特則為前進補給基地。此外,要在多瑙河上組織船運,輸送彈藥給養,還要大量烘製麵包乾糧。總醫院應設在烏爾姆、奧格斯堡和多瑙沃爾特。德意志軍團編成應如下表:
第二軍,拉納(1):三個步兵師40000人,一個半騎兵師6000人,火炮57門;
第三軍,達武:四個步兵師45000人,二個騎兵師6000人,火炮66門;
第四軍,馬塞納:四個步兵師30000人,一個騎兵師5000人,火炮68門;
第七軍(巴伐利亞軍),勒費弗爾:三個步兵師30000人,一個騎兵師4000人,火炮60門;
騎兵軍,貝西埃爾:四個騎兵師6000人;火炮6門;
合計:十四個步兵師145000人,九個半騎兵師27000人,火炮257門。
該軍團在近期內還可望得到近衛軍的增援,計有一萬八千步兵,四千騎兵和六十門大炮。為了保衛交通線,還正在組建第八軍,由奧熱羅指揮;第九軍薩克森軍,由貝爾納多特指揮;和第十軍,由熱羅姆國王指揮。
不過,拿破崙現在被迫陷於兩線作戰的境地,這是他始料不及的。3月21日,他曾寫信給其兄約瑟夫,痛斥他把西班牙戰事搞得不可收拾。
拿破崙對下屬將領一貫控制過度,集指揮大權於一身,他現在正開始自食其果。他的將軍們如果僅僅具有領導者的獨立工作能力並不能升任元帥,而必須在他的眼皮下執行他的命令表現出熱情和主動精神。在其十八位元帥之中,唯有馬塞納和達武有能力指揮一個軍以上的兵力。馬塞納在1799年曾嫻熟地指揮黑爾維謝軍團而拯救過法國;達武也曾完全靠自己而贏得奧爾施泰特戰役。但是,內伊在埃爾欣根,蘇爾特在奧斯特里茨卻都是直接在拿破崙的親自指揮下作戰。他們的確是優秀的戰術家,但卻沒有表現出任何戰略天才。因此,當拿破崙無暇兼顧西班牙戰場的軍事行動時,其指揮系統的弱點便暴露無遺。
在西班牙的那些元帥們極為蔑視他們名義上的總司令,庸碌無為的約瑟夫國王以及他那無能的參謀長儒爾當元帥,後者甚至比不上拉納、內伊、蘇爾特、莫蒂埃和維克托,連公爵都不是。由於地理因素把該國分成了若干相隔甚遠的防區,因此這些防區裡的元帥們對馬德里來的命令往往置若罔聞,比這更糟的是,他們還互相嫉妒傾軋從而妨礙了相互間的一切合作。此後由於拿破崙再也沒有回到西班牙坐鎮指揮,西班牙戰場的這種不幸局面一直延續了四年,而這也正是拿破崙未能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的一個主要原因。
拿破崙在1月份離開西班牙之前曾指示蘇爾特,一俟英軍撤走,就應從加利西亞入侵葡萄牙並進佔波爾圖和里斯本。維克托軍則應由巴達霍斯,直下瓜迪亞納河谷,然後轉入塔古斯河谷進抵里斯本,以支援蘇爾特的進軍。拉庇塞師由薩拉曼卡前出,負責兩軍之間的銜接。然而,蘇爾特既未得到維克托的支援又未得到拉庇塞的呼應。最後他總算是克服了葡萄牙民兵的抵抗,於3月29日攻佔了波爾圖。不過六週後,他又被亞瑟.威爾斯利爵士攆出了葡萄牙。至於內伊軍,因在加利西亞為西班牙拉羅曼納的軍隊所牽制,根本無法動彈。4月2日,拿破崙怒氣沖沖地寫信給約瑟夫:
西班牙的局勢日趨嚴重。你怎能這麼長時間不問埃爾欣根公爵(內伊元帥)的音信呢?而且,儘管拉羅曼納在加利西亞和卡斯蒂利亞之間活動,同時在阿斯圖里亞斯也出現了叛亂,你又怎麼能把拉庇塞師派往南方而不把它用於北方呢?我真不明白你在幹些什麼?我只知道麻煩還在後面。……你的當務之急是趕緊恢復與埃爾欣根公爵的聯繫。
但西班牙的事情並非拿破崙的唯一煩惱。一段時間以來,他對教皇的態度也一直不滿,因為他認為教皇一直在煽動奧地利人起來反對他。4月5日,他寫信給在那不勒斯的繆拉說:
我已下令就此了結羅馬的事情,搗毀這個暴亂的溫床。……收到此信後,即請在邊境集合部隊並閃擊羅馬。……我想要薩利切蒂繼續留在羅馬作繆利斯將軍的顧問,他們必須組織一個新政府。你可以向人們保證教皇依舊是主教,只不過他再也不能干預世俗事務罷了。
但繼續令這位皇帝惱怒的還是西班牙戰場的那些將領們的作為。4月9日,他指示陸軍大臣:
請寫信告訴儒爾當元帥,就說我對他指揮不力極為不滿。如此缺乏主動精神勢必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命令克勒曼將軍進軍比利亞弗蘭卡簡直是胡鬧,因為他只有騎兵。他完全可以進軍阿斯托爾加和貝納文特,而絕不該把他拴在山區。調走他的炮兵是一個嚴重錯誤,這位元將軍現在恐怕連摧毀一幢房屋的手段都沒有。正如你曾多次做過的那樣,你要向他(指儒爾當元帥)重申,他的首要目標是立即與埃爾欣根公爵取得聯繫。這樣無動於衷,這樣忽視戰爭的首要原則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但是,東線正在發生的事情更為重要。4月20日,拿破崙給在斯特拉斯堡的貝爾蒂埃寫信說:
我看奧皇馬上就要發動進攻。請立即趕赴奧格斯堡並按我的指示行事。如果敵軍於15日前進攻,你務必把部隊集中於奧格斯堡和多瑙沃爾特。命近衛軍開赴斯圖加特並把我的馬也帶去。
幾小時後,他又用旗語發了一份更為緊急的通報:
維也納送給梅特涅(2)的情報己被我方截獲,他要求發給護照一事無疑表明奧地利即將採取敵對行動,即使在此以前他們尚未如此的話。利沃里公爵(馬塞納元帥)應率軍向奧格斯堡運動而且你本人也應趕去。……奧爾施泰特公爵(指達武元帥)應將其司令部設在尼恩貝格。如果奧軍在15日之前進攻,各部均應退至萊希河一線。
正當拿破崙為西班牙戰場指揮失當而煩惱,同時又擬對羅馬教皇發動進攻之際,奧軍實際上卻暗中搶先了一步。4月9日,查理大公未經宣戰即率四個軍共十四萬人在帕紹和布勞瑙之間越過了因河邊境線。康特.科魯華特將軍率第五個軍為其右翼,自多瑙河北部向雷根斯堡推進。查理大公指揮的奧軍主力向西推進至多瑙河和伊薩爾河谷。其左翼則直指慕尼黑。
奧軍的入侵使法軍措手不及。拿破崙當時仍在巴黎,代理拿破崙指揮部隊的貝爾蒂埃也在後方的斯特拉斯堡。達武的第三軍依照拿破崙早先的命令正從紐倫堡往南向雷根斯堡運動。烏迪諾軍原定由拉納從西班牙趕來接管,此時遠在西南 七十五英里 處的奧格斯堡。勒費弗爾率領的巴伐利亞軍在慕尼黑以北,前哨設於蘭茨胡特附近的伊薩爾河谷。馬塞納的第四軍正從斯特拉斯堡經烏爾姆向奧格斯堡開進。貝西埃爾的騎兵軍也在大後方。這樣,法軍各個軍就分佈得很散。而如果查理大公向蘭茨胡特和慕尼黑快速推進(只不過三天的行程),他就滿可以在拿破崙離開巴黎之前把法國的這個德意志軍團各個擊破。然而,值得拿破崙慶幸的是其對手奧軍是一支結構臃腫,行動遲緩的軍隊。
拿破崙曾指示貝爾蒂埃把軍隊集中於萊希河後方,並在多瑙沃爾特設立大本營。貝爾蒂埃直到4月11日才離開斯特拉斯堡,然後才移至奧格斯堡。當其元首不在場時,他可不是那種在危急時刻勝任指揮的人才。4月6日,他接到達武4月3日寫的一個報告,說波希米亞境內的奧軍已移至多瑙河南岸並正向邊界集結。貝爾蒂埃疏忽之中未將此報告轉呈拿破崙,結果拿破崙直到奧軍越過邊界的第二天才驚悉奧軍的進攻已經迫近。就此而論,拿破崙本人也並非無咎可引,因為既知奧軍正在策劃戰爭,他就應該派出騎兵警戒部隊守護邊境,以及時掌握敵軍動向。拿破崙還曾指示貝爾蒂埃“無論情況如何”也要把達武軍集中在雷根斯堡,這也是嚴重的失誤,因為它置達武軍於法軍左翼的暴露地帶,尤其是當他命令其餘部隊均撤到萊希河後面時更是如此。貝爾蒂埃在離開斯特拉斯堡行軍途中曾給達武寫了一封奇怪的信,這封信更增加了達武的混亂。他在信中說:
根據實際情況,皇上關於在雷根斯堡集結的計畫似乎無法執行,因為聖海賴爾將軍的騎兵師很可能已經從那裡撤走了。今晚(4月13日)我將到達多瑙沃爾特,因而可聽到有關軍隊態勢的消息。我將與烏迪諾將軍的軍一起進至諾伊堡(在多瑙河上,位於因戈爾施塔特以西 十英里 處)。如果皇上不能及時趕到,我們現在就應考慮集中軍隊向敵人開戰。如果我們採取行動,它肯定是一場決戰。難道我們不能在諾伊馬克特和貝爾恩格利之間找一塊有利的陣地嗎?
貝爾蒂埃在寫這封信時,很可能一時精神失常,因為貝爾恩格利位於雷根斯堡以西 三十英里 ,多瑙河以北 二十英里 ,而諾伊馬克特甚至更偏北,位於通往尼恩貝格的路上,如果這個計畫付諸實施,那麼法軍沿多瑙河谷的交通線就會被完全切斷。
拿破崙後來在概述貝爾蒂埃的能力時說:
他缺乏決斷力,根本不宜於當總司令,但卻具有一個好參謀長的一切素質。
拿破崙在此關鍵時刻任命貝爾蒂埃為副總司令,即便只有幾天,也已危害了全軍的安全。當時,無論是達武還是馬塞納都能勝任掌握全局之責,但拿破崙一貫不願讓一個元帥去指揮另一個元帥,除非此人碰巧是其家族中的一個成員,如繆拉。
在這種優柔寡斷,莫衷一是的混亂中,拿破崙終於動身趕赴前線。他4月13日離開巴黎。兩天以後到達斯特拉斯堡,接著向路德維希堡推進。他與符騰堡國王在路德維希堡稍事停留,在此收到貝爾蒂埃於13日簽發的軍情報告,閱後勃然大怒。16日凌晨他寫信給貝爾蒂埃說:
我剛剛收到你的來信,獲悉你已將烏迪諾軍調往雷根斯堡。你勿須向我解釋是什麼誘使你採取這一離奇的步驟,因為它已經削弱並分散了我的兵力。……至於命令巴伐利亞軍佔領蘭茨胡特,我認為毫無意義。勒費弗爾元帥將其部隊集中於慕尼黑是十分正確的。我不明白你13日晚所寫的那封信字裡行間的意思,我倒是希望聽到我的軍隊在因戈爾施塔特和奧格斯堡之間集結,並與部署就緒的但澤公爵(勒費弗爾元帥)的巴伐利亞軍在防線內互為呼應,直至我們弄清敵人的意圖為止的消息。你必須嚴格執行我的命令,集結兵力,引而不發。也就是說與你現在所做過的正好相反。
拿破崙然後迅速口述命令給馬塞納要他將所率領的那個軍和烏迪諾軍向奧格斯堡集中,他本人則趕赴多瑙沃爾特,抵達時間是4月17日凌晨4時。
拿破崙到得一分鐘也不算早,因為就在當天,錫根堡和阿本斯貝格(位於諾伊施塔特東南)之間的巴伐利亞軍的前哨已經遭到了查理大公奧軍主力的前衛部隊的攻擊,這部分奧軍當時已渡過伊薩爾河並緩慢地朝西北方的雷根斯堡推進。而部署在那裡的達武軍本來就面臨著多瑙河北岸奧軍柯羅華特部右翼的威脅。這樣一來,處於這個鉗形攻勢的鉗口之中的達武隨時有被奧軍粉碎的危險。
拿破崙自十二年前的里沃利戰役以來,還從未遇到過如此嚴峻的軍事形勢。這主要是他自己的過失,為了應付西班牙的亂局他從這個重要戰場抽走了大軍團的主力。其近衛軍正用馬車從比利牛斯山運往萊茵河,現尚在途中,而其騎兵軍還尚未集結。在多瑙河戰場,達武軍和勒費弗爾的巴伐利亞軍相距 三十五英里 ,且正受到兩倍於他們的一支奧軍的進攻。他唯一可動用的預備隊是在因戈爾施塔特的南蘇蒂的重騎兵師以及正在奧格斯堡集中的烏迪諾和馬塞納的兩個軍。這兩個軍共達六萬四千人,但由於長途行軍均疲憊不堪。
凡是普通的指揮官都會命令全軍退至萊希河後方,即拿破崙原定的集結地域。可是拿破崙積極的創造力卻立即擬定了一個轉敗為勝的計畫。達武奉命從雷根斯堡慢慢退卻並與勒費弗爾的巴伐利亞軍在多瑙河以南地形複雜的丘陵地帶會合,這兩個軍應並肩作戰,堅守陣地,頂住查理大公的正面進攻。與此同時,烏迪諾和馬塞納則從奧格斯堡東進,強行軍抵達弗賴辛和蘭茨胡特,以打擊正在進攻雷根斯堡的查理大公主力部隊的左翼,並切斷其交通線。這次“蘭茨胡特行動”是拿破崙最卓越的戰略構想之一,在拿破崙晚年時,還被他視為他平生最偉大的傑作。與奧斯特里茨會戰的計畫不同,這是他在千鈞一髮之際倉促採取的應急措施,它要求部隊無論是在行軍中還是在戰鬥中都要最大限度地付出體力。
拿破崙在4月17日上午到達多瑙沃爾特時,其可動用的兵力分佈如下:
第三軍(達武):步兵48600,騎兵8600,總計57200,位於雷根斯堡;
第二軍(烏迪諾):步兵16000,騎兵5300,總計21300,位於奧格斯堡;
第四軍(馬塞納):步兵34800,騎兵2800,總計37600,位於接近奧格斯堡;
第七軍(勒費弗爾):步兵22500,騎兵4500,總計27000,位於蓋森費爾德與諾伊施塔特一帶;
重騎兵師(南蘇蒂):騎兵5100,位於諾伊堡;
共計:步兵121900,騎兵26300,總計148200;
頭一件要做的事是令第三軍和第七軍會合以避免他們被敵人各個擊破。上午10時,他派其高級副官薩瓦里將軍在騎兵護送下到雷根斯堡,傳令達武沿多瑙河右岸向諾伊施塔特(位於雷根斯堡西南28英里)撤退,並與勒費弗爾的巴伐利亞軍取得聯繫。勒費弗爾則奉命將所部集中於錫根堡和阿本斯貝格之間以掩護達武撤退。馬塞納奉命會同烏迪諾軍一道,於次日拂曉前從奧格斯堡向愛查赫和普法芬霍芬運動。馬塞納部每人應帶四天的麵包和四天的口糧。拿破崙還派了幾名副官去搜集敵軍動向的情報,並確定其左翼的位置。當晚,他獲悉四個軍的奧軍己在蘭茨胡特和弗賴辛之間渡過了伊薩爾河。
令人遺憾的是,達武直到18日上午才接到拿破崙的命令,而其部隊隔了二十四小時後才開始行動。在他穿越多瑙河南岸的山林行進時,他又與奧軍霍亨佐倫、羅森貝格和列支敦士登三個軍的前衛發生激戰。勒費弗爾雖遵命朝東北阿本斯貝格方向轉移,但他派去與達武聯絡的軍官卻為奧軍所俘。
馬塞納以烏迪諾各師為前導,於18日中午到達愛查赫,這時,他又接到了拿破崙的指示,在全面綜述形勢後,這份冗長的指示寫道:
明天(19日),你們兩個軍中,凡到達普法芬霍芬的部隊部應出動,進攻查理親王的後尾部隊,或弗賴辛和莫斯堡之間的部隊。一切跡象表明德意志戰事在18、19和20日之間即可告終。……我認為如果烏迪諾軍和你的三個師於拂曉前出發,而且如果在此關鍵時刻你們能有力地指導我所有部隊應該如何行動,那麼敵人必敗無疑。……你們此次行動至關重要,因此我本人可能隨同你們一道行進。
信末,拿破崙又附記:積極,主動,迅速!
4月19日,拿破崙將其大本營前移三十七英里至因戈爾施塔特,他原來預料那一天會發生主力會戰,但形勢發展比他預想的要慢,這部分是由於他下達給達武的命令被耽擱了,部分是由於奧軍結構臃腫行動遲緩。查理大公在達武和勒費弗爾防守正面(位於雷根斯堡和錫根堡之間)部署了四個軍,且由席勒指揮的另一個軍則在伊薩爾河谷構成其左翼。現在法軍已與敵軍全線接觸,馬塞納的前衛,在從普法芬霍芬向弗賴辛推進時,已俘虜了席勒軍四百人。中午時分,拿破崙給馬塞納又下達了一道命令:
將烏迪諾軍推進到奧和弗賴辛。我將根據今天獲得的情報再指揮你們從奧和弗賴辛推進到蘭茨胡特。這樣,查理大公就會發現其交通線被切斷,由於他們有伊薩爾河作屏障,我們將攻擊其左翼。……所有這些都必須在今天之內予以解決,時間寶貴,分秒勿失!
4月20日,拿破崙將其大本營又向前推進了十二英里到達多瑙河上的沃堡,距前線不足十英里,戰況正在發展。拉納和貝西埃爾從西班牙趕到了皇帝的大本營。拉納奉命指揮由達武的兩個師臨時編成的一支部隊,貝西埃爾則奉命指揮馬塞納的前衛騎兵。上午6時,拿破崙給馬塞納又下達了另一份指示:
今天上午收到的所有報告表明敵人正全線潰逃。戰場上敵屍橫陳,而法軍到目前為止僅兩個軍和一個巴伐利亞師投入戰鬥。我正要騎馬去偵察前哨陣地,如發現敵軍仍在某處頑抗,則予以攻擊,如發現敵軍正在撤退,則予以窮追。我希望你爭分奪秒,在伊薩爾河渡口---最好是在蘭茨胡特,但至少要在莫斯堡將敵截住。
這是對戰局的一種過分樂觀的估計,因為戰鬥還剛剛開始。拿破崙一向過於自信,而且他也總是喜歡用這種盲目自信來激勵部下。
迄此法軍遭遇的僅是奧軍的前衛部隊,但到20日黃昏時,奧軍右翼已拿下了雷根斯堡,這是因為達武在那裡只留了一小支後衛部隊。查理大公的主力現正從雷根斯堡起在正南方向寬20英里的正面上展開,但在其北面的四個軍和席勒的那個軍之間即蘭茨胡特西北10英里處卻出現了一個缺口。馬塞納率領四個步兵師和兩個騎兵師經過艱苦行軍終於按拿破崙的命令在弗賴辛和莫斯堡之間完成了集結。
4月21日一整天,查理大公對在雷根斯堡和埃克繆爾(位於雷根斯堡以南16英里處的格羅斯–拉貝河谷)之間的達武和勒費弗爾發起了強大的攻勢。在叢林密佈的河谷之中,奧軍的攻勢失去了內聚力,只能零星地逐次投入兵力,而法軍和巴伐利亞軍,儘管在數量上遠居劣勢,卻不僅守住了陣地,而且還能適時反擊,逐退敵軍。
拿破崙仍以為伊薩爾河谷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他將拉納軍和勒費弗爾軍的一部分南調蘭茨胡特以加強其右翼。到黃昏時分,這支兵力會同馬塞納從莫斯堡開進的兵力終於將席勒軍逐出了蘭茨胡特。貝西埃爾率兩個騎兵師乘勝追擊,把奧軍一直追到東南的蓋森豪森。
拿破崙本人騎馬行軍 二十五英里 於4月21日下午7時抵達蘭茨胡特。直到這時,他才意識到,把席勒軍往南逐過因河恰恰放過了在雷根斯堡地區殲滅查理大公的奧軍主力這個主要目標。次日凌晨2時,他收到了達武的報告說他正受到奧軍三個軍的重壓而且缺乏彈藥。拿破崙當即決定馳援達武。凌晨三時,他向貝爾蒂埃口授了下述命令:
命令符雷德將軍率所屬師支援貝西埃爾元帥自蓋森豪森出擊,將敵一舉逐過因河。巴代利亞師則於上午4時出發。
命令利沃里公爵(馬塞納)將其三個師連同火炮和埃斯佩恩的騎兵師調集到蘭茨胡特和埃爾哥丁(蘭茨胡特東北 四英里 處)之間。其先頭師應沿伊薩爾河左岸成縱隊隊形,並準備在上午6時出動。利沃里公爵應率其三個師兵力向埃克繆爾開進,並包圍敵軍。朕將與他一道前進。
同時,他還命令烏迪諾率兩師生力軍北進以增援達武。隨後,他派其副官之一勒布倫將軍給達武送去了這樣一封信:
現在是凌晨4時,我想立即出發並於中午時分趕到埃克繆爾,以便能在下午3時對敵發起猛烈攻擊。我將隨帶四萬人。……我下決心在今天或最遲在明天消滅查理大公的奧軍。此信同時致但澤公爵(勒費弗爾),請傳他一閱。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napoleon/biography/b2/part_14.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