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拿破崙經典戰役


萊比錫戰役(終) 簡評


Battle of Leipzig 1813.10.1619


  拿破崙在呂岑、包岑和德累斯頓連戰皆捷之後,終於又在萊比錫被徹底打垮,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從政治上看,戰爭的性質變化了。拿破崙在執政初期所進行的戰爭,儘管有著為其帝國擴張領土,為自己爭奪霸權的成分,但是從客觀上來說,仍然有著某些進步的意義,因為當時的主要矛頭,還是指向各國的封建王室和他們賴以生存的封建制度,是受到被壓迫人民歡迎的。而在執政後期,當他成為歐洲的征服者和霸主以後,法國所進行的各決戰爭,已經不是給歐洲各國人民解除封建制度的桎梏,而是給他們帶來沉重的戰爭負擔和苦難,因此,曾經獲得部分解放的人民不希望法國再來壓迫他們,反對拿破崙又把戰爭加在他們的頭上。所以,拿破崙晚期的戰爭是與大部分人民的利益和願望相抵觸的。同時,各國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在前期對拿破崙的戰爭中失敗後,也被迫實行了某些改革,利用了人民不滿法國榨取財富的情緒,鼓動了部分人民起來反抗法軍的起義運動。這樣,法軍就被迫在充滿敵意的國家進行作戰,缺乏人民的幫助,不能及時得到情報,零散人員經常受到襲擊,後勤補給日益困難。法軍中的一些外籍士兵,多次出現陣前嘩變。所有這些,給法軍的士氣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其次,從戰爭指導上看,皇帝的高度集權束縛了元帥們的主動性。拿破崙戰爭的後期,作戰地域不斷擴大,參戰的兵力日益增多。這樣,集最高統帥與前線指揮職務於一身的指揮體系,已經不適應作戰的要求。為了在寬廣的戰場上指揮幾十萬大軍,不僅需要有一個得力的參謀班子,而且需要有能夠獨當一面擔任戰場指揮重任的得力將才。然而,拿破崙對於元帥們的要求,只不過是唯唯諾諾,像鐘錶那樣準確地執行命令而已。長年累月,慢慢形成一種習慣:拿破崙在場,一切都是生龍活虎,指揮系統能夠高度發揮作用,一旦拿破崙不在,他的元帥們,包括總參謀長在內,常常不能發揮主動性,甚至不敢做出一個那怕是很小的決定。


  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聯軍參戰的兵力急劇增加,經常進行多路作戰,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單靠拿破崙一個人已經不能應付情況多變的局面,更何況他的元帥們又不能發揮主動性呢?儘管拿破崙到處奔波,不停地作出各種指示,但畢竟不能及時掌握並處置各方面的情況,以致法軍常常陷於被動。例如,在萊比錫會戰過程中,拿破崙曾口頭指示,要在艾爾斯特河上增架橋梁,以確保法軍的退路。但是,總參謀長貝爾蒂埃的辦事方針是:沒有拿破崙的書面命令便不能貿然行事,因此,他並未積極落實拿破崙的架橋指示,這就使得法軍在撤退時只有一座石橋可通,因而造成了嚴重損失。又如,在包岑作戰中,內伊率軍進行迂回,比拿破崙規定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敵人的背後,但因為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指示,就一直消極地停留在那裡,待新的命令到達時,已經貽誤了戰機,形成了被動局面。


  再次,從作戰原則上看,犯了分散兵力的大忌,忽視了機動殲敵的傳統戰法。本來,高度地集中使用兵力,是拿破崙指揮作戰的一貫特點和優點。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他卻多次地分散了自己的兵力,結果,即使在初步獲勝的情況下,也不能達到徹底擊潰或殲滅敵軍的目的。例如,在呂岑和德累斯頓作戰中,他一再分兵去攻打柏林,以致在決勝時刻,因為兵力不足而影響到勝利的成果。其實,當時只要殲滅俄軍,柏林自然就成了法軍的囊中之物。在最後的萊比錫決戰中,他也沒有把漢堡的達烏軍和德累斯頓的聖西爾部集中起來。特別奇怪的是,他在臨戰前,把本來抽調聖西爾部北上萊比錫參戰的決心改變了,讓聖西爾率領幾萬人馬空守德累斯頓城,實在是毫無意義。


  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拿破崙一反過去機動作戰和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原則,過分地看重了地理目標的奪取。始終盯住柏林而必欲攻佔這座城市,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就當時形勢來說,奪取柏林對於達成戰爭的目的只具有次要的意義,可拿破崙卻一再追求攻佔柏林的目的。又如,在德累斯頓取得勝利以後,如果實行最初的計劃,繼續追殲敵主力波希米亞軍團,直指布拉格和維也納,那麼戰場的主動權就有可能完全轉到法軍方面。可惜的是,拿破崙居然不敢放棄德累斯頓和易北河防線,致使原來的計劃流產。約米尼後來在他的《戰爭藝術》一書中評論說:“如果拿破崙在德累斯頓取勝後乘勝窮追,進軍波希米亞,那麼他可能避免庫爾姆的慘敗,甚至可能威脅布拉格,從而把聯軍拆散。”


  此外,拿破崙缺乏騎兵,不能在廣闊的戰場上及時獲得敵方情報和擴大戰果。法軍新兵成分比重過大,也對拿破崙的失敗有著重要影響。


  聯軍方面所以取得勝利,一是在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二是採取了靈活的戰術。聯軍決定,專門攻擊法軍元帥們所指揮的部隊,避免同拿破崙本人交鋒,這正是抓住了拿破崙指揮體系的致命弱點。從整個戰爭進程來看,聯軍的行動是小心翼翼的,是遲緩穩重的,這就使他們少受了過去常常遭受的那種損失。在聯軍陣營中,普軍老將布呂歇爾的積極大膽的行動,對整個聯軍起了帶動作用。他大膽渡過易北河與北路軍團會師,從西北方向插入法軍的側後,既帶動了過分謹慎的貝爾納多特,也配合南路波希米亞軍團造成了夾擊和圍攻法軍的有利態勢,從而牢牢地奪得了戰場的主動權。


 


資料來源:中國拿破崙


引用網址:http://www.napolun.com/warfare/campaign/leipzig/comment.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ll1221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